【家庭寫真 – 台中】世臻 | 再延續的記憶
記憶,漫延 – 家庭攝影
走進了一座眷村,這一戶人家,簡單簡單的三代五個人。我並沒有多做什麼,只是將自己安放在那裡,感受屬於這個家層層疊疊的記憶,將那些必須得再延續的記憶,慢慢慢慢的…捕捉成了畫面,自然而然的。
老爺爺95歲了,手上拿著「直接參與作戰士兵證明書」,一張泛黃且單薄的紙張,他悠哉的半躺在床上,孫女滿是好奇的尋問各式各樣的問題;這個人是誰呢?那時候你在幹嘛呢?爺爺輕輕的說著這些重重的過往。我呢,紀錄著他的現在,與過去。
攝影,必須融入你的生活才有其價值。
走進了一座眷村,這一戶人家,簡單簡單的三代五個人。我並沒有多做什麼,只是將自己安放在那裡,感受屬於這個家層層疊疊的記憶,將那些必須得再延續的記憶,慢慢慢慢的…捕捉成了畫面,自然而然的。
老爺爺95歲了,手上拿著「直接參與作戰士兵證明書」,一張泛黃且單薄的紙張,他悠哉的半躺在床上,孫女滿是好奇的尋問各式各樣的問題;這個人是誰呢?那時候你在幹嘛呢?爺爺輕輕的說著這些重重的過往。我呢,紀錄著他的現在,與過去。
母親節這天,迎來了許多朋友,布丁只是個媒介,重要的是讓我們齊聚在一起。
充滿著眼淚的午后,玩得太開心而笑到流淚,因為感動而落的眼淚。一直覺得眼淚是極其美好的事物,因為某件事觸動了你的內心,勾起了過往的記憶,眼淚,是一種釋放。有多久沒和朋友聚在一起,玩得太開心了,笑到流淚,多麼美好的記憶。這些,都在這個午后,一起發生了。
上帝的安排很是奇妙,並沒有刻意安排,這個下午一起度過的,都是失去了母親的人們。綠豆分享著陪伴母親的那段歷程,以及沒有了母親之後的那段生命,重新尋找關於愛的答案。我們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愛,找尋愛是什麼?而那答案,在母親走後,親自帶她找到了。
你今天過得好嗎?
那天,我在電話裡和她聊了很久,關於他們婚後的種種,以及兩人間面臨的許多問題。電話掛掉前,她說:「你這個攝影師真好,拍完了婚紗還有售後服務。」
因為,和他們相處了一整天,很喜歡他們夫妻倆;而婚姻從來都不容易,兩個很好的人,進入了婚姻,仍得面對屬於兩人的許多問題。
售後服務,是句很有趣的形容,我也喜歡這樣的比喻。看過他們倆最甜蜜的那一面,兩個都是這麼好的人,期待看見這份幸福能夠一直延續,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
客人,對我而言,從來都不只是「客人」這名詞而已,是因攝影而結識,在你們人生最重要的這一天;短暫的交談,幾天的相處,卻都是坦承相見,於是我們從此成了頻率極為相近的朋友。雖然,我們很久很久才見面一回。
一直很喜歡教會裡的許多活動,一群可愛的人們聚在一起,總就會有許多可愛的事。因為疫情,這些活動延宕了好久,終於重新展開。
這回綠豆是主辦人之一,我理所當然也得全力配合,連照片都得最速件處理,並且四處招兵買馬。
找了我師父Boss來教大家烤布丁(是我攝影的師父不是烘焙的師父),他很阿莎力的買一送一,連他老婆也一起拖下水了。
一直覺得,最美的婚禮,是那些笑中帶著淚。充滿幸福與歡笑裡頭,突然有些什麼觸動了他們的心,於是強忍不住淚水,那個淚水很美,充滿著感動與其它我所不知道的複雜情緒。
婚禮是目前為止的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場儀式,走到這一天,並不容易;有太複雜的情緒在這一天湧流,因為真心付出,所以才真情流露,有開懷的大笑,也有感動的淚水。
他們說,婚禮就像是他們的感恩會,好好的道謝,謝謝你們的陪伴、謝謝你們的扶持。感謝,是這世上最美的語言。
很喜歡高雄,也和高雄有著許多緣份,每隔一兩個月,總就會來到高雄,遇見不同的朋友。
十一月高雄的天氣仍然溫暖而舒適,像他們一家人那樣,小男孩心急著想騎上滑板車展現他的帥氣,先為他拍了幾張照片,他心滿意足。
在高雄美術館隨性的散步,遇見什麼有趣好玩的,停下腳步,自在的走走拍拍。高雄就是適合這樣的節奏,不急不徐,享受生活;攝影也是如此,慢慢的,不需刻意強求,便將生活裝進了照片裡頭。
生活,都該是自在的,不慌不忙。
來到了高雄山上一間美麗的小房子,被群樹包圍著,
進了門,Eva一家還未到,她的媽媽熱情招呼著,閒聊在這山上屋子裡的生活。
這天的拍攝,我們哪也沒去,只是在這屋子裡待著,泡茶、做饅頭…日常裡的一些事。
搬出了家中珍藏的紅麴、三個小女孩專注吃著冰琪淋的誇張可愛表情、四代同堂的合照、陪伴了他們近二十年的老狗…
家庭寫真該拍的是什麼?不就是這些嗎?
寫是「紀錄」,真是「真實」;紀錄真實,屬於這個家真真切切的每一刻。
真正珍貴的事,其實都在生活的習以為常裡。
帶著他們在台北大學裡走著,邊走邊聊邊拍著。
沒有特意要拍什麼,看到、想到什麼有趣的,就停下來。這是我最習以為常的拍攝模式。
如同經常和人們說的,因為沒有任何預設,順著你們原本的樣子,看見了什麼,就拍什麼;便捕捉下了你們最真誠自然的模樣了。
若要為今天下一個註腳,就是「舒服」吧…如同今天校園裡的天氣。涼爽宜人的微風,加上溫柔的陽光,剛剛好,讓人每天都想親近的舒服。
即使偶爾冒出的幹話,仍是輕爽宜人的青春氣息啊…
10月22日這天,是他們家特別的日子,奶奶91歲,爸爸今天生日,姐姐這天從加拿大回來,想給奶奶和爸爸特別的驚喜。上一次全家大團圓,是爺爺90歲生日那時,12年前了。
突然下起了大雨,沒有擔憂,反倒覺得上帝有祂特別的安排。我在屋子裡四處閒晃,看見了奶奶的房間,簡單乾淨,牆上掛了一排年輕時的照片,窗外一道光打進屋裡,好美。
她說,印象中奶奶的房間都沒變過,這間屋子也都沒什麼改變。奶奶的房間像時間被封印了那般,停格在數十年前。
凌晨,收到一封來信:
「最近才決定放下大陸的一切,搬到這裡來,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有機會陪伴孩子成長。我剛剛租好了房子,興致勃勃地做著裝飾房子的規劃和準備,這是這段艱難時光中的閃光點。
搬家算是我的新開始,我對未來充滿希望,希望可以邀請你,幫助我記錄下真實的我自己,還有我真實的足跡。
在這裡,也要謝謝你分享很多或溫暖或冷靜或深度的文字與照片。」
看著信,為她心疼,也想著她經歷了什麼樣的故事?
約了她碰面,想聽聽她的故事;她走進了咖啡館,臉上是自信而從容的笑容,如她信中所說,這個全新狀態,她調整的滿好的。
她訴說了許多故事,悠悠長長這些年的故事。
工作終於到了個段落,也似乎來到了得以再次調整步伐的轉折點;很久沒有寫些什麼了,生活裡的照片也擱置了好久好久,回頭看看,時序還停留在2019年的3月。
經常跟人們說,照片是給予未來的自己,如今看著四年前的那些照片,現在,確實已像是好遙遠以後的未來,相片裡的許多事,是如此熟悉,卻又陌生。
就從2019年1月開始吧,曾經的這些與那些;掙扎的、難捱的、平靜的、幸福與喜悅的…
身上的服裝,永遠只有黑色;後來沒這麼極端了,開始加進了其它色彩,但始終沒有紅色。環顧一下四周,家中的傢俱、電器、裝飾…也沒有任何紅色的蹤跡;只有那紙躺在黑色印表機上,遲遲還未丟棄的紅包袋。
也許紅對我而言太過醒目,我不喜歡如此,做事、交友、生活,都是如此。不喜歡和太過招搖、外放的人交友,喜歡低調默默努力的人與事;曖曖內含光,才是我認為的真正閃耀。
紅,是激情、是奔放、是用力追愛追夢、是燃燒生命。年少時的我是如此,於是跌跌撞撞,但直呼:好爽!以為是勇敢,其實,只是還未經歷真正的痛。
頭一回來到雲林,她開車載著我,沿途盡是好久不見的田野風光,搖下車窗,聞見了泥土的氛芳。
到了他們家,好大的房子。兩隻大狼狗前來迎接,我不敢隨意移動腳步,他們家人護衛著我進到屋裡。
雙胞胎嬰兒房門前,橘貓守在門口,似乎也在留意著我這個陌生人。
今天,彷彿奇妙的動物星球歷險記,兩隻大狼狗、兩隻橘貓、一隻小巧的蜜袋獾…在不受控的狀態裡按下一次次快門。偌大的房子,孩子與許多大小動物,熱熱鬧鬧的一家人。
喜歡在台灣各地遊走拍攝,走進每一戶人家裡,瞧見不同的風景。攝影並無法規劃,只是等待,今天又將遇見哪些有趣的人事物。
趁著疫情終於稍稍緩和,一家人終於回來了台灣,距離上一次回家,已是疫情前,兩年多了。
炎熱的八月天,熱得不想出門,待在他們暫時的租屋處,慢斯條理的邊聊邊拍攝著。
我們上回見面也是疫情前的事了,再一次見面,他們已成了父母。聽她聊著成為母親後的種種心路歷程,關於家庭、關於育兒、關於心情上的轉變。
攝影是紀錄生命裡的轉變,也是老朋友的敘舊。
總是和人們說,基督徒的婚禮真的很不一樣;婚禮不再只是個儀式,而是擁有許多人,以及神的祝福。
對基督徒而言,婚禮並不是儀式;是在上帝面前許下盟約,並在神與眾親友的面前接受祝福,走進了婚姻。是神聖莊嚴,也充滿喜悅。
特地前一晚就前來拍攝他們的採排,所有弟兄姐妹們各司其職,忙進忙出,一直覺得這是婚禮裡最美的畫面。
證婚時,牧師突然說出母親要受洗的消息,一整天情緒總是平靜的新娘,再也壓抑不住;那是突如其來的喜極而泣。喜極而泣一生能有幾回?卻總在婚禮裡經常遇見,因為祝福、感動、喜悅…圍繞在這四周。
婚禮裡總不斷發生許多故事,各種情緒在裡頭湧流。
形象照,不只是將表面拍得好看如此而已,
將人們的特質以及其專業呈現,更是其最大的目的之一,我想。
這一天的拍攝,我與她們一起嘗試了各種不同的拍攝方式與角度,
慢慢的推磨,一步步的調整,為了能最好的呈現內與外兼具的專業形象照,
這過程對我們雙方來說都是極有意思的,
透過攝影,也更多的認識了自己。
如同她們一開始就和我說的,
我們不想要只是擺擺pose的制式化形象照。
修圖終於快要追上進度,偷閒浮上來說說話。第一件想說的是,為什麼沒有人脫口罩?第三天了,除了我以外,仍舊還沒看見另一個人脫口罩,原來,覺得再也不用戴口罩這件事很讓人興奮,只有我一個人啊…
跟風玩了一下ChatGPT,很慶幸自己的文筆還是比它好了一些些,情感與同理心、生命經歷、共鳴…仍然是再聰明的機器也無法取代的。也發現要使用AI,而非被AI取代,問問題極其重要;問問題,是發想的源頭與過程,問問題比找答案困難更多更多。
每個月都有新的挑戰,時間仍舊被忙碌推著走,但總在最後一刻,有了最美好的結果。
她傳來了訊息:「還記得我小本子上規劃的家嗎?我昨天终於带着兒子一起入住了。」
記得那天,她說的故事,比我拍的照片多更多;
後來,她走進了平靜,生活安穩了,越來越好…越來越好。
她說:「因為胸部要手術,想在手術前拍照留念。」
她們說:「從小在泰國長大,所以想來海邊,我們都喜歡海。」
永安的海改變了好多,因為漲潮,我幾乎找不著沙岸,默默禱告著,終於在一處隱祕的轉角出現了沙岸。
對於生病這種事,我永遠不知道該如何與人對話,只是保持沈默,安靜的為他們拍攝。希望這些照片,有能力給予、幫助,對於他們。
起床後,才發現今天是情人節;下午,她傳了張照片來,才想起她和朋友有約,正在海邊吃著蛋糕。
晚上,出門繳帳單,隨手買了個她愛的那個牌子的巧克力。
她說:「今天是我們最後一個情人節嗎?」
我說:「怎麼會?結婚後還是情人啊。」
這是我們特別的默契,沒有特別要過什麼節日,包括情人節,包括生日。也許都曾走過婚姻低谷,知道平平淡淡、平平安安,即是最美好的幸福。明白愛情並不是要誰變成自己心目中的模樣,而是兩人都在愛情裡做個輕鬆自在的自己。我知道妳今天去了哪?和誰在一起,度過了開心且平安的一天,便是情人節快樂。
你今天過得好嗎?
這些天沒什麼事,拿著筆電來到久違的路易莎,可以靜下心來好好寫篇文章了。以前很喜歡待在咖啡館裡寫寫字,偶爾抬頭看看身邊的人們,各種年齡、各種身份,偶爾也停下筆來,偷聽一下隔壁的談天話題。
白天的咖啡館,人群的組成年紀大都稍長,可能是已退休的人士,或業務工作性質,或像我這般時間彈性的自由工作者。有人手舞足蹈開心聊著天;有人筆電、手機交互使用埋首工作著;有人架起了手機,紅綠相間的股票數字跳動著,另一手的ipad隨意翻閱各類文章。
至於我,在各類型的文字裡遊走,也跟著裡頭的文字牽動各樣的思緒,勾起了生命歷程裡不同階段裡的回憶。關於母親、關於年少輕狂時的自己、關於曾經的家、關於此刻已在這裡的自己的生命蛻變…
台灣女婿、香港媳婦。
那時,台灣疫情正嚴俊,他們也因此分隔兩地,見不著面,只能每晚視訊一解思念的心情。
疫情使許多人的婚禮亂了陣腳,他們也是,甚至他是否能如期來到台灣都是未知數,所有的一切都在未知裡。只能為他們禱告,祈求一切順利。
他們和我說了許多故事,關於他們所愛的家人,他們的愛情。沒有正規的婚禮宴席,但簡簡單單的登記,一起走走拍幾張照片,也是簡單婚禮裡的小小儀式感。拍照前,是男女朋友;拍完了照,是台灣女婿與香港媳婦。
寫著這些的現在,疫情已到了尾聲;也許,很久以後,他們倆拿出了照片,看著戴著口罩的自己,也想念起從前艱辛的那個時候吧!
ps.謝謝你們送的兩台相機,現在正在綠豆手中,她拍得很開心。
2022年末,一直處於忙亂的節奏,不斷湧進的待辦事項。生活大致上切割為三大塊;拍攝工作、遠鄉閃閃(偏鄉攝影教學計劃)、教會。
疫情歇息了,工作也開始忙碌了,遠鄉閃閃偏鄉教學的事務也一項接著一項,一切都在滾動中隨機應變。雖忙碌,卻沒有焦慮;仍舊感受到,是上帝要做的事,我便不需太費力,自然而然的,事就這樣成了,一切盡都順利。
一直想好好的寫下什麼,卻被忙碌不斷給推著走,猶豫著還要不要繼續的《英奇來信》電子報,最終還是得暫時畫下句點。忙,是好事,是喜悅的。在忙碌中看見一個又一個故事,走進人們的家庭,看見溫暖與幸福;看見遠鄉孩子們生命的成長、蛻變;遇見了感動,心裡頭的喜悅滿足。
「你喜歡攝影嗎?」
「喜歡!」,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著,
「超級愛的!」,一向靦腆的二年級的小男孩竟然跳起來大聲喊著。
貢寮國小,每一回下課後,志工老師們的喉嚨都啞了,也精疲力盡;他們的好動,我們得想盡各種方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即使只是幾分鐘的專注也好。
成果發表的倒數第二週,帶著孩子們寫下對照片的想法,耐心的重整、練習,模擬上台演練。看見不只一個孩子下台後滿是懊惱,覺得剛剛的表現不好;不只一個孩子主動要求:「我可以再一次嗎?」
也有孩子識字仍有些困難,他一個字一個字的刻在紙上,一個字一個字的練習,無數次的練習。
這一堂課,看見了他們對自己的期待;期待,是因為喜歡。喜歡,是熱情的源頭;只要喜歡,便會用盡全力;因為盡力,就會得到成果;得到了成果,便充滿了自信。
今天,一個大家庭的拍攝剛結束,許多的感動在心裡,急忙的想將之紀錄。
從先前的討論,直至拍攝當天,她不斷的和我提起,「爸爸比較嚴肅,和家人的關係不太緊密」,也許,他只來一下下就會走了。
合照前的準備,等一切都就定位了,才請父親下樓,但我瞧見80歲卻仍舊健康又年輕的父親笑咪咪的,也同時瞧見,父親生疏的搭著孫子們的肩膀,孩子們對阿公也有點距離。
以為,父親沒多久便會沒耐心的離開,沒想到他換了套輕便的運動服又下了樓,跟我說:「可以穿這套再拍幾張嗎?」
他輪流和兒女、孫子們又拍了些照片,感受到他真切的喜悅。
冬至,沒有在家吃湯圓,我們一行人來到東北角小小的學校—貢寮國小。
為了在學校聖誕節成果發表裡也插上一腳,為孩子們克難又混亂的採排了一小段名為「我的攝影課」的戲劇。在今晚,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參與他們的演出。
才剛到表演廳,孩子們出現了,一見到我們,就是擁抱或熱情的打著招呼,好像我們是在座裡他們最熟悉的大人。我們也像是整場表演裡最開心的大人,怕笑得太大聲影響了別人;但我們忍不住笑,因為被他們成熟又無厘頭的可愛融化了。
看著他們的演出,有許多驚訝與驚喜,沒想到平常一團混亂,吱吱喳喳超愛講話的他們,上了台表演,像是變了個人似的,充滿著秩序與自信。反倒是志工老師比較混亂,還得孩子提醒現在要做什麼。
貢寮的夜晚,8度,不愧是臨海的東北角,不愧是冬至,冷颼颼的夜晚。
一位孩子走到了我身邊,說:「下學期你們還會來嗎?」
「當然會啊!」我說。
這句話,溫暖到了心底;東北角不再寒冬了。
因為期待,因為喜歡,所以問著「你們還會來嗎」;
謝謝你們喜歡攝影,喜歡我們。
「我喜歡收到花時,幸福的感覺」,她說。
這也是她開始學習花藝的初衷,希望讓每個收到花的女孩都感受到這份幸福。電話裡聽她這樣說著,仍有些模糊,並不完全明白,直到拍攝的那日,到了她的工作室,才真正懂得了。
下了車,在門口迎接我的,除了她,還有身邊她的男朋友。拍攝過程中 ,他全程陪同,溫柔細心的照料著一切。我們一邊拍攝一邊閒聊,她才緩緩道出:「我開始學習花藝,有這間工作室,都是因為他。」
拍攝裡,我瞧見她溫柔的對待手中每一株花束,像呵護著每一對得來不易的愛情,想像著收到這花束的那位女孩,幸福滿溢的神情。
花,是幸福的傳承 ;原來如此。
職人 | M Flower , 花藝師
攝影 | 英奇 獨立攝影師
原本想尋找芒草花,卻意外遇見了這片佈滿小沙丘的美麗沙灘。
有人,扛著腳架,特地前來拍攝這片奇妙的沙丘;有一群人,放著長長尾巴的風箏;有三五好友,路過美麗的夕陽,拿著相機互相拍攝著。
而我們,因為錯過,所以來到了這裡。
不用再立定什麼目標,不再以為一定得完成什麼;只是順應生命的水流,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的美好,即是最好。
生命每個階段都有該學會的功課;順服,順服於生命的水流。放下框住自己的那些事物,順著水流,便自在,且自得其樂。
我看著這一片沙丘,只是順著海的水流,即成了美麗。
「職人,是熱愛並專注著自己的工作,帶著些許執著,讓手上的事都有了藝術感。」
拍攝結束後,一起晚餐,她這樣告訴我。
很喜歡她如此形容的職人;若每個人都是如此熱愛自己的工作,這世界會是如何多恣多采。
《職人的攝影》這拍攝方案,便是想有機會認識台灣各個角落認真又執著的職人,想的到與想不到的各種職業。職人,因為太過專注,又過於執著,往往不擅於行銷以及在網路上曝光;期許能以攝影,為他們捕抓下那份熱情,也使他們便於行銷與網路。
拍攝時,看見她的手如同她所形容的,因為專注,而成了藝術;時而溫柔,時而巧勁,雖無法親自體驗,但看著躺在床上那客人已悄悄又沈沈的入睡,我已於鏡頭裡感受到了。
採耳,在這之前從未聽過,也未曾接觸,google搜尋後也只大略明白一二;直到拍攝這天, 才真正懂了。
掏耳、溫罐、耳燭…都只是其中的過程,真正的目的,是讓人們完全的放鬆,放下那些四面八方的壓力的緊繃,真正的放鬆之後,便沈沈的入睡。
「經常想念小時候躺在媽媽大腿上,她溫柔的掏著我的耳朵,不自不覺的,我舒服享受的睡著了。」她說。
職人,也許都因一段深刻的童年記憶有關。
職人 | mumu沐沐采耳
攝影 | 英奇 獨立攝影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