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 ( ↑ 置頂文)
攝影,一切都與回憶有關,而回憶,一切都與生活有關;於是,攝影回歸在生活裡,照片裡便飽足了回憶。
關於愛情、關於婚禮、關於家…因為想保存這段生命裡最珍貴的回憶,讓攝影進入你們的生活,捕捉那瞬間的一顰一笑,或喜悅、或感動,身邊最愛的那些人們。
愛情,在你們的舉手投足之間;婚禮,不只是愛情,也看見了友情與親情,你珍愛的家人及朋友;家,是在你們溫暖的屋子裡,慢慢紀錄下屬於家的每一個習以為常。
以攝影,書寫人們的生命,還有那些愛。
攝影,必須融入你的生活才有其價值。獨立攝影接案已十數年,擅長底片拍攝,堅持情感是攝影最重要的事。
攝影,一切都與回憶有關,而回憶,一切都與生活有關;於是,攝影回歸在生活裡,照片裡便飽足了回憶。
關於愛情、關於婚禮、關於家…因為想保存這段生命裡最珍貴的回憶,讓攝影進入你們的生活,捕捉那瞬間的一顰一笑,或喜悅、或感動,身邊最愛的那些人們。
愛情,在你們的舉手投足之間;婚禮,不只是愛情,也看見了友情與親情,你珍愛的家人及朋友;家,是在你們溫暖的屋子裡,慢慢紀錄下屬於家的每一個習以為常。
以攝影,書寫人們的生命,還有那些愛。
網路越來越便利與快速,卻也使人們無法靜下心來,網路上充斥著大量資訊,我們只是被動的「被餵養」,吸收的那些資訊絕大部份都不是我們想要。
社群媒體興起後,越來越多人對此感到厭倦疲乏,我也是。一直想回歸以往最原始的方式,「主動式」吸取想要的,2021年的開頭,也許是這嘗試的最好時機點吧!
往後,所有作品及文章的發佈都回歸以網站及電子報為主, FB等社群媒體都只是輔助性少量發佈。
他拉了個Line群組,裡頭沒有她,於是他還沒說,我們都知道即將要辦大事了。
教會的朋友圈裡,每當有祕密的生日驚喜,我總會拿出相機,偷偷的紀錄這一切,久了,只要他們跟我說「要辦大事了」,我就知道了。
這一天的大事,真的是超級大事。在半個月前便開始祕密進行,逼著我們這群經常見面的朋友,得小心忍耐不要走漏了風聲,搞得所有人都緊張兮兮。
在教會裡我們的這個小家,成員很特別,有許多對夫情、情侶都是再婚,走過婚姻裡的挫敗與傷害,也迎來了如今的平靜生活與幸福。
和他們說著祝福的話語,每個人竟不約而同的「耳提面命」,因為知道,幸福的婚姻得來不易。
「你喜歡攝影嗎?」
「喜歡!」,孩子們異口同聲的說著,
「超級愛的!」,一向靦腆的二年級的小男孩竟然跳起來大聲喊著。
貢寮國小,每一回下課後,志工老師們的喉嚨都啞了,也精疲力盡;他們的好動,我們得想盡各種方法吸引他們的注意,即使只是幾分鐘的專注也好。
成果發表的倒數第二週,帶著孩子們寫下對照片的想法,耐心的重整、練習,模擬上台演練。看見不只一個孩子下台後滿是懊惱,覺得剛剛的表現不好;不只一個孩子主動要求:「我可以再一次嗎?」
也有孩子識字仍有些困難,他一個字一個字的刻在紙上,一個字一個字的練習,無數次的練習。
這一堂課,看見了他們對自己的期待;期待,是因為喜歡。喜歡,是熱情的源頭;只要喜歡,便會用盡全力;因為盡力,就會得到成果;得到了成果,便充滿了自信。
今天,一個大家庭的拍攝剛結束,許多的感動在心裡,急忙的想將之紀錄。
從先前的討論,直至拍攝當天,她不斷的和我提起,「爸爸比較嚴肅,和家人的關係不太緊密」,也許,他只來一下下就會走了。
合照前的準備,等一切都就定位了,才請父親下樓,但我瞧見80歲卻仍舊健康又年輕的父親笑咪咪的,也同時瞧見,父親生疏的搭著孫子們的肩膀,孩子們對阿公也有點距離。
以為,父親沒多久便會沒耐心的離開,沒想到他換了套輕便的運動服又下了樓,跟我說:「可以穿這套再拍幾張嗎?」
他輪流和兒女、孫子們又拍了些照片,感受到他真切的喜悅。
冬至,沒有在家吃湯圓,我們一行人來到東北角小小的學校—貢寮國小。
為了在學校聖誕節成果發表裡也插上一腳,為孩子們克難又混亂的採排了一小段名為「我的攝影課」的戲劇。在今晚,抱著既期待又怕受傷害的心情參與他們的演出。
才剛到表演廳,孩子們出現了,一見到我們,就是擁抱或熱情的打著招呼,好像我們是在座裡他們最熟悉的大人。我們也像是整場表演裡最開心的大人,怕笑得太大聲影響了別人;但我們忍不住笑,因為被他們成熟又無厘頭的可愛融化了。
看著他們的演出,有許多驚訝與驚喜,沒想到平常一團混亂,吱吱喳喳超愛講話的他們,上了台表演,像是變了個人似的,充滿著秩序與自信。反倒是志工老師比較混亂,還得孩子提醒現在要做什麼。
貢寮的夜晚,8度,不愧是臨海的東北角,不愧是冬至,冷颼颼的夜晚。
一位孩子走到了我身邊,說:「下學期你們還會來嗎?」
「當然會啊!」我說。
這句話,溫暖到了心底;東北角不再寒冬了。
因為期待,因為喜歡,所以問著「你們還會來嗎」;
謝謝你們喜歡攝影,喜歡我們。
「我喜歡收到花時,幸福的感覺」,她說。
這也是她開始學習花藝的初衷,希望讓每個收到花的女孩都感受到這份幸福。電話裡聽她這樣說著,仍有些模糊,並不完全明白,直到拍攝的那日,到了她的工作室,才真正懂得了。
下了車,在門口迎接我的,除了她,還有身邊她的男朋友。拍攝過程中 ,他全程陪同,溫柔細心的照料著一切。我們一邊拍攝一邊閒聊,她才緩緩道出:「我開始學習花藝,有這間工作室,都是因為他。」
拍攝裡,我瞧見她溫柔的對待手中每一株花束,像呵護著每一對得來不易的愛情,想像著收到這花束的那位女孩,幸福滿溢的神情。
花,是幸福的傳承 ;原來如此。
職人 | M Flower , 花藝師
攝影 | 英奇 獨立攝影師
原本想尋找芒草花,卻意外遇見了這片佈滿小沙丘的美麗沙灘。
有人,扛著腳架,特地前來拍攝這片奇妙的沙丘;有一群人,放著長長尾巴的風箏;有三五好友,路過美麗的夕陽,拿著相機互相拍攝著。
而我們,因為錯過,所以來到了這裡。
不用再立定什麼目標,不再以為一定得完成什麼;只是順應生命的水流,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的美好,即是最好。
生命每個階段都有該學會的功課;順服,順服於生命的水流。放下框住自己的那些事物,順著水流,便自在,且自得其樂。
我看著這一片沙丘,只是順著海的水流,即成了美麗。
「職人,是熱愛並專注著自己的工作,帶著些許執著,讓手上的事都有了藝術感。」
拍攝結束後,一起晚餐,她這樣告訴我。
很喜歡她如此形容的職人;若每個人都是如此熱愛自己的工作,這世界會是如何多恣多采。
《職人的攝影》這拍攝方案,便是想有機會認識台灣各個角落認真又執著的職人,想的到與想不到的各種職業。職人,因為太過專注,又過於執著,往往不擅於行銷以及在網路上曝光;期許能以攝影,為他們捕抓下那份熱情,也使他們便於行銷與網路。
拍攝時,看見她的手如同她所形容的,因為專注,而成了藝術;時而溫柔,時而巧勁,雖無法親自體驗,但看著躺在床上那客人已悄悄又沈沈的入睡,我已於鏡頭裡感受到了。
採耳,在這之前從未聽過,也未曾接觸,google搜尋後也只大略明白一二;直到拍攝這天, 才真正懂了。
掏耳、溫罐、耳燭…都只是其中的過程,真正的目的,是讓人們完全的放鬆,放下那些四面八方的壓力的緊繃,真正的放鬆之後,便沈沈的入睡。
「經常想念小時候躺在媽媽大腿上,她溫柔的掏著我的耳朵,不自不覺的,我舒服享受的睡著了。」她說。
職人,也許都因一段深刻的童年記憶有關。
職人 | mumu沐沐采耳
攝影 | 英奇 獨立攝影師
昨晚和她聊到了關於意義這件事,這是我倆的一個共同點,哪怕是再小的事,若不知道為何而做,就總是卡卡的,怎麼也提不起勁,不喜歡只為了應付而流於表象的所有事。
來到遠鄉閃閃的第三、四個年頭吧?在今年,感覺到一切都變得不一樣了,看見孩子們漸漸長大,有了些許改變。志工們之間也越來越活洛,彼此學習,一塊成長,有了一條隱形的線,將我們串了起來,像個大家庭一般的存在。
鼻頭國小上課的這天,正好臨近他們的生日,臨時起意買了塊蛋糕,和孩子們一塊為他們慶生。他們有些尷尬,孩子們開心極了!
收到了通訊息,前些年華德福高中教過的一位學生,上大學了,也想參與這個攝影計劃。剛教他們的那時,心裡就有個念頭,如果能帶他們一起走進偏鄉,用教會了他們的那些觀念,再帶給這一群小小孩,那該多好。但只是想想,畢竟還得等上幾年,沒想到的是,幾年過去了,真的來了!
意義這件事,走到了後來,不僅是為了孩子們,也為了自己、彼此合作付出的志工們,還有傳承;傳承這個計劃裡孩子們成長的故事,傳承在這裡我們自己也得到了許多,也長大了,傳承著教過的孩子也一起來成為了老師。
……..
如果你也想加入這個大家庭→ https://forms.gle/g4Gj5HkH5thYXaqbA
連續為他們紀錄第四還是第五年的音樂會了吧?每一年都有些許的不同,同樣的這一群孩子,但他們也悄悄的不同,悄悄的長大許多。
音樂會因疫情的打擾,一再延期了多次,終於在這天如期舉辦了。即使一年才見面一回,即使今年都戴上了口罩,還是認得他們的,稚氣的臉龐一個個都越加成熟了。
喜歡這天的場地與光線,多了些層次,加添了些豐富,像他們的音樂一樣。
…….
音樂工作室 | Musik音樂工作室
活動場地 | ThERE音樂展演空間
活動紀錄攝影 | 英奇 獨立攝影師
發報的這天剛好是1111光棍節,和情人節一樣是商人想出來的節日;於是,我並不會過情人節,當然也不會過光棍節。
前陣子才和她聊到,情人節裡的牛郎好像是個變態的,織女很可憐,什麼也沒做錯卻要被處罰。牛郎偷了溪邊洗澡織女的衣服,強逼和她結婚,否則衣服就不還給她,天神處罰他們,每年只有七夕這天才能見面,可憐的織女,根本不想和他見面啊!結果後來的我們,都在這天歡慶情人節。
趁這個時節,就聊聊光棍,也聊聊情人吧!每一個光棍都急著想脫單;許多的情人,卻也想回到單身。到底是一個人好?還是兩個人好?
我和她說:「即使只是提早幾個月遇見,我們可能都不會在一起,因為那時的我驕傲又自負,是個討人厭的傢伙。」
而她說:「如果提早幾個月遇見,你也不會喜歡我,因為那時的我仍將自己關在自己黑暗的世界裡。」
這天攝影課程來到了「人像」,刻意去除掉小朋友會喜歡的有趣拍法,想讓他們練習「安安靜靜」的為某個人拍照,一個你在乎的人。
拍人要拍得好並沒有那麼容易,讓孩子們安靜下來更不容易,更別說讓他們安份守己的安靜拍一張照片了。
出了個很難的功課給他們,回家拍攝你的家人。我知道,這堂課收不到像以往那樣令人驚豔的作品了;因為真正的目的是,為一個你在乎的人拍照,是什麼樣的感覺。
攝影,是將愛傳達的工具;你在乎什麼,便會拍下什麼。家人,一定是你最在乎的,一定不要忘記;學會了攝影,就是學會了表達愛。
挑出了這張我最喜歡的作品,雖然失焦了、模糊了。
這個小男生很喜歡拍人,充滿了創意;
我問他:「拍阿嬤的時候,你有和她說什麼嗎?」
他不想回答,也許有說,也許沒說。
真正重要的是,透過相機的鏡頭,人們更專注的觀看了另一個人;也唯有透過鏡頭,才可能如此刻那般專注吧…
他已經用「心」安靜且專注的看著阿嬤,阿嬤的容貌、神情已印在了他的心底;這樣就夠了,這就足夠了。
我們有多久沒有好好看看身邊的家人了呢?
全家福攝影除了合照,家人間的自然互動、家裡的珍貴記憶⋯⋯也都極其重要;大家庭,爸媽、兄弟姐妹、孩子們好不容易全都聚在一起,更是如此。
有幾個規劃建議,希望能幫助你們有更多更好的想法。
可以全家人的服裝色系都統一,例如:都是白色上衣(T-shirt、襯衫皆可,每個人可不同),褲子不限,建議以淺色系或大地色彩為主,拍攝起來畫面會比較溫馨柔和。
天涼了,街道上的人們都批上了外套,這時候便知道,秋天悄悄的到了。
秋天是我最喜愛的季節;喜歡枯黃的樹枝與落葉,更勝紅花與翠綠。秋涼,孤寂,卻讓心更容易安靜。
出門散步,想拍拍照,走了一圈,卻什麼也沒拍著,也許是該拍的都拍過了;這是好事,表示生活裡沒有太大的變動,一切平淡,一切安好。
後來,喜歡很近很近的拍一個人,因為可以透過鏡頭好好的凝視那個人;細微的神情,安靜流動的心情。很像秋天,獨處的、自在的、安安靜靜的。
你呢?秋天,是否使你的心也安靜了下來?
拍完愛情寫真(便服婚紗)之後,因為疫情的搗亂,他們的婚期一延再延,苦中作樂的笑說:「每次只要我們決定了婚期,訂好了宴客飯店,疫情就爆發了,真的好準!」
不如,迎接孩子的到來,就來場性別公開派對吧!婚禮辦不成,趁這機會全家人一同分享這份喜悅,也是滿好的事。
曾經聽過,倒是頭一次參加這樣的性別派對。在自家的庭院搭起了頂棚,派對就開心的展開了。粉藍、粉紅的大箱子,大夥熱情的下注,是男孩?還是女孩?
她邀請我一起參與:「英奇,你要不要也一起下注猜一猜啊?」
我拿了張紅色的100元,投進了粉紅色箱子。其實我猜是男生,但我喜歡女生,所以還是投給了女孩。
天空飄起了細雨,家人們喜悅的心情絲毫不受影響。在家門口的巷子,也幫他們拍了幾張照片,他們自己的家,從他們倆人,現在是一家三口了;他們家的故事,現在開始。
疫情,使許多事都停擺了,包括許多人的婚禮,以及拍攝婚紗這件事。但因為停擺,必須簡化,也讓我們有機會更深入的去思索,真正重要的是什麼?如同思考生活裡的需要與想要。
今天想聊聊拍攝婚紗照這件事,漸漸的,所謂的「自然風格」似乎成了主流,取代了以往做作、不像自己的婚紗照,這是值得開心與欣慰的事,婚紗相本不再淪為永遠藏在倉庫長灰塵浪費錢的東西。
但還是想再更深一層的聊聊「自然」這件事,所謂自然也許並不單單只是臉上表情笑得很自然而已;自然是一個泛稱,更應是盡可能的捕捉在生活裡的點滴,現在的點點滴滴,即是將來珍貴的回憶。
現在習以為常的這些事,也許以後成了難得;現在常去的那些地方,或許將來好久好久都少了機會再來;也許只是一起窩在沙發上放空耍廢,煮杯咖啡聊聊生活,突然想到就開車去晃晃的海邊⋯
於是想分幾個層面聊聊關於婚紗,關於自然風格這回事。
今天的天氣明顯變冷了,終於到了得以穿上大衣的時節,總覺得寒冷與寧靜,互為代名詞;於是,喜歡寧靜,也就喜愛了寒冷。
和一位朋友因論文的簡短訪談,討論著攝影與文化,想起了過往拍攝的種種,曾經拍攝過的那些人們,一篇篇的故事;生活方式、記憶,也都是文化裡的重要一環。
身邊許多朋友鼓吹著去配多焦老花眼鏡,昨晚終於下定了決心。下了決定的起因於,朋友們的IG限動字好小,得拿下眼鏡看卻被嘲笑;現在新的相機都不用觀景窗,但拿了好遠還是看不清液晶螢幕裡的畫面到底有沒有對到焦。
照片裡是2017年的5月,和現在一樣的安安靜靜。好久沒寫寫影像日記,也許是前些日子過得有些混亂,寒冷的天氣裡,才終於將心安靜了下來,為照片與思緒留下些許文字。
txt_20221018
photo_20170513
婚紗,最重要的事情是什麼?是家人、是我們的生活模樣…這是我從許多人們口中聽到的相同的答案。
生活的模樣,不在乎如何的美麗或完美,只是如實的紀錄下現在生活的軌跡,就足夠了。什麼樣的生活,便呈現了你們的個性、氣質,以及愛情的軌跡。
他們只是待在家,煮杯咖啡,簡單的菜餚,賴在沙發上耍廢…這即是他們,簡簡單單,而且自在。
「想回家和爺爺拍張照。」他們說;
這是拍攝討論過程中他們提出的唯一要求。簡單,卻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
爺爺翻出古老的相簿,看著一張張的大頭照及合照,訴說著一段又一段的故事,他們跟著爺爺古老的記憶,一起翱翔到了過去,那個他們尚未出生的年代。
來到了海邊,遇見了好久不見,可遇不可求的夕陽;金黃色的陽光灑在他們倆身上。今天,以攝影走進了他們的家,看見他們的生活、他們的愛情;簡單,也可愛。
五點四十五分,陽光從窗台偷偷溜了進來,我躡手躡腳的偷偷去拿了相機,拍了下來;小心翼翼的,怕把它嚇走了。
隨著季節的推移,每一天,它走進屋子的時間悄悄的不同;從那之後的每一天,我都在同一個位置等待。
疫情稍緩和了,拍攝詢問工作也瞬間多了起來,突然間回復到以往每天都要回覆數封mail的生活節奏。工作回復正常了,心也安定了許多;像灑進屋裡的那道陽光,讓心暖了起來。
有人說,失去,是為了使人學會珍惜;也許真是如此吧。工作影響的並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是使生活失去了重心,突然間不知道該做什麼事了。工作回來了,重拾了往日拍攝的美好,也比以前更加珍惜。
六點零四分,陽光散去了,等待它明日同一時間再次來訪。
你呢?是否也明顯感受到疫情緩和後生活的不同?有些什麼樣的期待呢?
希望再次收到你的回信,與我分享。
陪她回家探望父親,
我說:「和爸爸拍張照吧。」
在父親剛裝修好的小閣樓,白色窗簾透進溫柔而明亮的陽光,父親坐在古老的木沙發,她的手搭在他的肩上。他們父女倆,同時露出了溫柔的微笑,我按下了這時刻的快門。
後來他的父親說:「全家福很重要啊!趁人還在的時候,都該多拍些照片的。」
他說,她的母親病逝前,也在附近相館拍了張全家福,拍完了照沒幾天,人就離開了,沒在她生病前容貌正美時就留下照片,好可惜。
生命、歲月,人到了個年紀都會有深深的感觸;照片,即是紀錄下這時刻的美好,帶著這些美好,積累、向前。
我們時常為著家人向上帝禱告,上帝也如實應允了我們的祈求,使家人的心都柔軟了,家,變得美好了。
月圓,人團圓。
中秋,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你是否也和家人熱熱鬧鬧的在一起呢?
今年的中秋,老弟搬了新家,也有了多餘空間架設攝影棚,雖然還沒完工,趁團聚的日子,我們一家人在中秋這天,拍了張難得的全家福。
以前年輕時,拍攝總追求強烈的個人風格、特別的構圖;現在,卻覺得最樸實、最簡單的一張合照,才是最珍貴、最美好。
我和弟弟都是攝影師,也未曾停止紀錄自己的生活,但這一張全家福卻仍是難得的,照片裡總是少了一個人,拿相機的那個人。
以前覺得全家福這名詞挺俗氣,現在卻喜歡上它的名字,「全家,福」;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便是福。
你呢?是否也度過了一個幸福或有趣的中秋?
期待再次收到你的回信,與我分享。
英奇
2021.9/23
暖陽照著這一家人,使原本溫柔又幸福的他們,更顯得溫暖了。
爸媽的身上有著優雅的氣質,小男孩、小女孩安靜而乖巧,生活慢慢的,享受在每一個當下。
與他們一同穿梭在台北大學青翠的草地上,漫步、野餐、吹泡泡…悠閒的午后時光。
草地,孩子趴在父親的背上,像陽光般綻放的笑容,成了今天最美的一幅畫面。
家庭攝影 | 英奇 獨立攝影師
台北大學
他說,找遍了網路許多攝影師,卻找不著適合的攝影師;
只提出了一個簡單的要求—「不要假掰」。
不要假掰,並不難,
其實就是忠實的做著自己,在鏡頭前展現真正的自己。
工作,是每個人對於自己的定義或身份認同,
以最真實且自在的形象展現自己,
不正是訴說了對於自身工作的「形象照」了嗎?
自信與隨性兼具,
便是他賦予自身設計師這職業的內斂卻鮮明的形象。
這是拍攝過程中,他使我看見的。
Tsan Design 粲思品牌設計
設計師形象照攝影 | 英奇 獨立攝影師
形象照方案內容↓
https://www.yingchiwu.com/sevice-imagephoto
人生,從來不會因為一次旅行而停頓下來。生命旅程也是,婚禮,也僅是旅程裡的某個極重要且極美麗的景點,而人生仍然繼續。
婚禮結束了,象徵的是,新的另一段旅行,現在啟程。
新的旅程,將遇見新的人、瞧見新的事物,甚至連心境也可能和以往完全不同了。孩子、家庭、成了爸媽的新身份。
而攝影,是將這一刻的最美麗,封存、保留了。然後繼續前進…
…….
《輕輕說》系列作品
和她在市場買菜,
「還是我們今晚去吃義大利麵?」我問;
她放下了手上正準備結帳的鵝肉。
因為這臨時的提議,讓我們躲過了一場大雷雨,在大雨降下的前一分鐘,坐在了義大利麵館座位上,欣賞著窗外雨景的美麗。
無意間認清了一些問題,不是什麼大事情,只是困擾許久一直鬼打牆的事。
因為誤打誤撞,便順著水流,意外的將問題剝繭抽絲找著答案了。答案找著了,心便開闊了,也自由了。而答案很簡單,只是自在的做自己,不受一絲風雨或任何噪音的干擾,像以前那樣,如此簡單,就是這樣而已啊…
人就是如此,總是把簡單的事情複雜化了。
20220813
pic-20170217
疫情的緣故,婚禮一延再延,終於等到疫情已趨緩,再次決定了婚禮日期。期待他們的婚禮很久了,他們倆的真誠與隨性,必定帶我在這天遇見許多不同的感受。
疫情的影響,我總是樂觀的,相信延期並不見得是不好,經常為他們的婚禮禱告,上帝會為他們倆安排最好的時間。
婚禮的前幾天,疫情再度爆發,人們又開始陷入緊張,他們也傳來了訊息。
「 不用擔心,婚禮一定會順利的,會有最好的安排。」我說。
家與房屋是不同的,但當一間房屋承載了三、四代人的記憶時,屋子便成了這個家的一部份,難以分割。當一定得離別時,便像家人間的別離那般,帶著不捨,也帶著祝福。
很喜歡甯崴放進書裡的這一段話:「人會老,房子會舊,但這一天會持續駐足在記憶的扉頁裡,美好著。我們不是捨不得搬離,而是捨不得清空有關你們留下的每個氣息、每個餘溫。」
屋子,得確帶著氣息,留著餘溫,那是屬於家的味道與記憶。它也像是個有機體,即使要離開了,也需要好好的說再見;道謝,也道愛。
而這一天,這一家人,像是以拍攝為名,一家人一起緬懷在這間老屋裡的所有回憶;從小到大,從年輕到現在。
照片並不需要總是唯美華麗,最重要的,是關乎回憶。
他們的拍攝經歷許多波折,延宕了大概兩年吧。
還記得第一次和他們見面,是約在三峽北大的路易莎咖啡,那是還沒有疫情,可以隨意自在喝咖啡聊天說地的時候。我們坐在靠近櫃枱,角落,沒有人干擾的位置。
話題的開頭,她說,本來已經決定不拍婚紗了,因為找來找去,覺得千篇一律,乾脆就不要拍了吧。無意間看到網站裡的那篇《給不願意拍婚紗的新郎的一封信》,竟就覺得,這樣的婚紗(愛情寫真〉挺不錯的,便又翻轉了原本的念頭。
他們和我說了正在經歷的許多困難,他們說,他們一直都在禱告;我也一直記得,那天在咖啡館的那個角落,與他們一同禱告,上帝必有最美好的安排。
排定了他們每年交往紀念日都會去的上引水產,以及前一晚一起入住北投的一間溫泉飯店;拍攝日期接近了,這個世紀疫情來了,不只拍攝延期,婚禮也因疫情及其它複雜的因素延期,到後來甚至是取消了。他們和我說:「我們大概是最坎坷的新人了吧?延了三次,婚還是沒有結成。」
等了很久,她捎來了電話,說:「我們已經先結婚登記了,但婚禮是確定無法舉辦,我們想先拍攝愛情寫真。」
也許這即是上帝的最好安排吧,我想。
改變了計劃,重新規劃;在他們剛入住的新家、經常散步的「世外桃源」、射飛鏢的燒烤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