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 ☆

真實,是蘊含某些缺陷的完美。

 

因為那些「不完美」,所以使我們成了獨一無二;個性、外表、特質…皆是。

愛自己,或他愛的妳、妳愛的他,並不全然是那份美,更多的是個性、喜好、價值觀…許多層面的綜合體。這些綜合,成了他眼中的妳、妳眼裡的他。不完美,成了完美;不完美,才是完美。

Read the Rest

當你心很累的時候,我們可以用照片說話

情緒療癒肖像照-是自我對話修復了受傷的心

有時候,累的不只是身體,而是心。

你明明吃得下、睡得著,卻在清晨四點無聲落淚;明明朋友都說你看起來很好,卻在電梯鏡子裡看見一雙陌生的眼睛。

你找過紓壓方法、翻了勵志書,可那股鬱結還是藏在胸口。
直到某一天,你坐在鏡頭前,才發現,原來照片可以替你說話。

我稱它「情緒療癒攝影」,也叫「自我探索攝影」
不是追求完美的形象,而是讓情緒在光影裡發聲;不是拍給別人讚美,而是拍給自己看見。
這篇文章想邀請你,把相機當成安全的窗,透過影像聽聽內在的你,然後,靜靜確認,我還在這裡。

Read the Rest

《影像日記》在照片裡留下的

車窗外的雨夜街景,模糊的街燈反射在濕潤地面上

心裡沒說出口的話

 

時間像是沒有真的往前走,只是在原地繞了一圈。

那時候,我想留下的,
是光,還是空氣裡那一點濕濕的情緒?

像這樣的照片,看起來什麼都沒有,卻好像藏了什麼;
不是什麼大事,就是那種模糊、黏著、擱在心裡的東西。

Read the Rest

【肖像照】Gino.Maggie | 他們的七十歲,讓我記起了拍照的初衷

肖像照-七十歲的夫妻深情又堅定的擁抱

眼神裡的篤定

 

肖像照裡的每一雙眼神都訴說著不同的故事,
不同的年紀裡,也有著不同的精彩。

七十歲,是我目前拍攝過年紀最大的,
並且,是夫妻一同前來。

才剛開始拍第一張照片
在他眼神裡我見到了一份「篤定」,
我從未在其他人身上見過的。

Read the Rest

肖像照 – 預約、拍攝前,請先閱讀

肖像照-文章列表

肖像照是英奇全新推出的拍攝方案,有別於你曾看過的任何拍攝類型。
準備拍攝肖像照前,有些重要資訊你可能會想了解:

      • 什麼是肖像照?它與形象照有什麼不同?
      • 拍攝的流程和安排是什麼?
      • 您需要準備什麼?

 

以下是幾篇相關文章,幫助你從開始到結束,全面了解肖像照的拍攝過程與意義。

可以參考以下文章 ↓

 

Read the Rest

【性別派對-台北】書竑.吳蒨 | 全場一致偏心女兒的性別趴

性別派對-

性別派對-偏心的爸爸

 

從她懷孕開始,孩子滿月的收涎禮、一歲的抓周
現在,肚子裡又有了第二位寶寶,
而今天,就是大家最期待的性別派對。

嚴嚴謹謹的保密到家,
連爸爸都不知道寶寶是男生還是女生。

Read the Rest

【肖像照】冠伶 | 妳有多久,沒好好看看自己了?

肖像照,台北肖像照,黑白肖像照,藝術肖像照,肖像寫真,情緒寫真,攝影療癒,獨立攝影師,復古個人寫真

生命裡的多重身份

 

肖像照,
沒有任何預設與定見,我只想將自己放在那裡頭,和你一起看看,將瞧見什麼?

她帶著兩個雙胞胎女兒一起前來,
小女孩很乖,自個兒拿了繪本,就趴在地上專心看了起來。

Read the Rest

【輕輕說】父親的肩膀

全家福攝影,全家福寫真,家庭攝影,家庭寫真,全家福照,全家福攝影 台北,全家福照推薦,到府全家福

父親的肩膀 – 全家福照

 

每一個孩子都有著一張照片,
在父親的肩膀上睡著了,嘴角擠出了可愛極了的嘴邊肉。

Read the Rest

《英奇來信》當孩子不在畫面裡,你們還剩下什麼樣子?

心象攝影-陽光打進了房間裡
互相陪伴,也一起成長

 

你今天過得好嗎?
朋友們聊天時說到,「孩子是夫妻關係的潤滑劑」,
這句話沒錯,只是讓我思考起另一個角度的畫面。

經常會看見,夫妻總是忙著孩子團團轉,生活重心也只剩下了孩子,
久了,當孩子不在時,夫妻倆突然不知道可以一起做什麼;
話題離開了孩子,也不知還可以聊什麼了。

Read the Rest

台北大學 | 全家福拍攝私房景點

台北大學全家福-

拍攝的地點,對於照片成果來說,是重要的關鍵之一,
背景要乾淨單純,尤其避免那些毫無美感、會破壞畫面的人工設施。
地方不需要太大,以避免移動花費太多時間精力,也最好有多種拍攝元素。

而三峽台北大學,便是我最喜愛的拍攝地點。

Read the Rest

【攝影觀點】她說:有攝影師會在拍照前願意聽聽我的故事嗎? | 肖像照

肖像照,台北肖像照,黑白肖像照,藝術肖像照,肖像寫真,情緒寫真,復古個人寫真,個人寫真,個人攝影,台北個人寫真,台北個人攝影,個人寫真推薦,個人攝影推薦, 攝影療癒,獨立攝影師,

關於肖像照,可以先聽聽我的故事嗎

 

收到肖像照的詢問表單,
裡頭寫了一句話:「我在想,會不會有攝影師在拍照前願意先聽一聽我的故事?」
她就這樣在網路上找著,
不知怎麼的,就找到了這裡。

這句話,讓我很有共鳴,也很有感觸;
攝影,不就是同理、對話,然後表達嗎?

Read the Rest

【肖像照】Patti | 那些不笑的照片,才是我最自在的樣子

肖像照,台北肖像照,黑白肖像照,藝術肖像照,肖像寫真,情緒寫真,復古個人寫真,個人寫真,個人攝影,台北個人寫真,台北個人攝影,個人寫真推薦,個人攝影推薦, 攝影療癒,獨立攝影師

肖像照,是好好看看自己

 

有些人來拍照,是想紀念某個時刻;
有些人,是想從混亂的當下,好好看看自己。

她說:「那些不笑的照片,是我鮮少在鏡頭前出現的表情,卻也是最喜歡的。」

Read the Rest

《英奇來信》嘿…你老花了嗎?

GR攝影-城市黃昏景色

老花眼其實是「中年」花眼

 

「嘿…你老花了嗎?」
今天以這樣的開頭向你問好。
有段時間,很久不見的老朋友,總是很有默契的以這句話彼此問候。

我自己和身邊朋友的經驗,
男人大多在四十歲準時老花眼。

Read the Rest

《攝影雜感》攝影,是為了看見自己

GR攝影,底片攝影,心象攝影,心情攝影,心靈攝影,日常攝影,生活攝影,溫度攝影,情感攝影,獨立攝影師

攝影的初心

 

拍照,起初是想將稍縱即逝的畫面紀錄下來,
像是颱風來臨前,被風吹得大力搖晃的樹影,
不知道為什麼,只覺得那畫面好美;
那是我攝影的起頭。

Read the Rest

《英奇來信》我不太會拐彎,但我總是很真心

GR攝影-在牆上自己的影子

我的亞斯特質

 

你今天過得好嗎?
幾年前,意外發現,原來我有著滿明顯的亞斯特質,
不至於影響生活,但還是有些困擾,
說是困擾,有些反倒也成了優點或好處吧。

朋友談著她和先生婚後的困擾,
婚後才發現先生有過動的傾向,家裡的東西亂成一團,
我對這方面並不很了解,
她講著一件又一件的特質,
我有點納悶,問她說:「怎麼我覺得妳講妳先生的特質,我也都有啊!」

Read the Rest

《英奇來信》原來,這世界和我以為的不一樣

gr攝影-心象攝影-光影攝影

你最近過得好嗎?

我生長在不那麼完整的家庭,
15歲國中畢業後便開始工作,
一邊半工半讀夜校高職,
在這樣的環境裡,
我還有媽媽算是幸福的了。

Read the Rest

【全家福攝影 – 台中】甯崴一家子

全家福照,全家福攝影,全家福寫真,家庭攝影,家庭寫真,兒童寫真,親子寫真,兒童攝影,台中全家福照,台中全家福攝影,台中全家福推薦,全家福推薦,家族攝影,大家庭攝影

老屋 – 家庭攝影

 

家與房屋是不同的,但當一間房屋承載了三、四代人的記憶時,屋子便成了這個家的一部份,難以分割。當一定得離別時,便像家人間的別離那般,帶著不捨,也帶著祝福。

很喜歡甯崴放進書裡的這一段話:「人會老,房子會舊,但這一天會持續駐足在記憶的扉頁裡,美好著。我們不是捨不得搬離,而是捨不得清空有關你們留下的每個氣息、每個餘溫。」

屋子,得確帶著氣息,留著餘溫,那是屬於家的味道與記憶。它也像是個有機體,即使要離開了,也需要好好的說再見;道謝,也道愛。

而這一天,這一家人,像是以拍攝為名,一家人一起緬懷在這間老屋裡的所有回憶;從小到大,從年輕到現在。

照片並不需要總是唯美華麗,最重要的,是關乎回憶。

Read the Rest

《英奇來信》別浪費時間在不重要的人身上

GR攝影-心象攝影-牆上的光

你今天過得好嗎?

最近,身邊發生了一件讓人氣憤又沮喪的事。

一位長期以來就讓人頭痛的志工,
自我中心的性格非常強烈,
只要別人的想法與他不同,
他就會毫不留情的糾正、批評,
導致其他志工紛紛受傷與不滿。

Read the Rest

拍全家福怎麼拍才自然好看?關鍵在「家人之間的互動」

親子寫真-

真正重要的是家人的互動

 

有人問說:「拍全家福要怎麼規劃,拍的照片才會好看啊?」

但其實,規劃是其次,也很簡單;
就是你們平時會一起做的事,
可能是在草地陪孩子跑跑跳跳、放風箏、玩球、騎單車…
或在家裡玩樂高、說故事…

Read the Rest

【個人寫真-台北】亞喬 | 有一種破碎感撞擊著我,像是歷盡了千帆

個人寫真,海邊逆光側臉特寫

海,是流浪也是療癒 – 個人寫真

 

她的第一封來信,簡短的幾行文字,卻清晰交待了她的17-30歲;四處搬遷,也隨遇而安,生命就像是個偌大的旅程。

與我有幾分相似,經常,人們問道:「你是哪裡人?老家在哪呢?」
總是遲疑了半天,回答不出來。

Read the Rest

《影像日記》彩色是日常,黑白是心裡的事

GR攝影-心象攝影-湖面上光影的黑白照

在偏鄉小學(遠鄉閃閃-校園攝影深耕計劃)教孩子們攝影,
每次提到黑白照片,孩子們總是一臉嫌棄:
「啊!這就是遺照啊!」

嘗試用另一個角度帶他們看看黑白照片;
當顏色被抽掉,「光」就跑了出來,
眼睛,也變得更敏銳了。

Read the Re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