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觀點】大家庭寫真攝影的規劃建議
大家庭全家福
全家福攝影除了合照,家人間的自然互動、家裡的珍貴記憶⋯⋯也都極其重要;大家庭,爸媽、兄弟姐妹、孩子們好不容易全都聚在一起,更是如此。
有幾個規劃建議,希望能幫助你們有更多更好的想法。
1、服裝
可以全家人的服裝色系都統一,例如:都是白色上衣(T-shirt、襯衫皆可,每個人可不同),褲子不限,建議以淺色系或大地色彩為主,拍攝起來畫面會比較溫馨柔和。
攝影,必須融入你的生活才有其價值。
全家福攝影除了合照,家人間的自然互動、家裡的珍貴記憶⋯⋯也都極其重要;大家庭,爸媽、兄弟姐妹、孩子們好不容易全都聚在一起,更是如此。
有幾個規劃建議,希望能幫助你們有更多更好的想法。
可以全家人的服裝色系都統一,例如:都是白色上衣(T-shirt、襯衫皆可,每個人可不同),褲子不限,建議以淺色系或大地色彩為主,拍攝起來畫面會比較溫馨柔和。
疫情,使許多事都停擺了,包括許多人的婚禮,以及拍攝婚紗這件事。但因為停擺,必須簡化,也讓我們有機會更深入的去思索,真正重要的是什麼?如同思考生活裡的需要與想要。
今天想聊聊拍攝婚紗照這件事,漸漸的,所謂的「自然風格」似乎成了主流,取代了以往做作、不像自己的婚紗照,這是值得開心與欣慰的事,婚紗相本不再淪為永遠藏在倉庫長灰塵浪費錢的東西。
但還是想再更深一層的聊聊「自然」這件事,所謂自然也許並不單單只是臉上表情笑得很自然而已;自然是一個泛稱,更應是盡可能的捕捉在生活裡的點滴,現在的點點滴滴,即是將來珍貴的回憶。
現在習以為常的這些事,也許以後成了難得;現在常去的那些地方,或許將來好久好久都少了機會再來;也許只是一起窩在沙發上放空耍廢,煮杯咖啡聊聊生活,突然想到就開車去晃晃的海邊⋯
於是想分幾個層面聊聊關於婚紗,關於自然風格這回事。
越來越多人們說:
「我不想拍婚紗照,總覺得穿著婚紗在那些不搭嘎的地方拍照很彆扭。」
「我不想拍婚紗照,我們都有鏡頭恐懼症,還要對鏡頭假笑一整天,光是想就覺得累。」
如果不想穿婚紗,又為什麼一定要穿婚紗呢?在結婚前就急著要穿上白紗拍照,本來就是件不太符合邏輯的事,尤其又是在那些和白紗不協調,對你們又不具任何意義的地方。
拍婚紗,真正重要的並不在那件婚紗,而是妳,以及你們的愛情,不是嗎?
近幾年的婚禮,儀式越來越簡約,簡約到幾乎沒有任何儀式了;後來因為疫情,很多人甚至連婚禮也不辦,只剩下了最簡單的登記。
以前經常和人們說,儀式可以簡單,不需要太過在意那些繁文縟節,但還是需要有的。後來,簡約到幾乎不再有人在家中舉辦婚禮,只剩下在飯店的固定形式;我仍然經常說,如果可以,保留一些在家中的儀式吧!因為,家,是你們出生的地方,是你們即將從這裡離開的地方,那是你們記憶的所在,照片,總該留下些許屬於「家」的吧!
當看到有攝影師在鼓吹,儀式在飯店最好,拍起來才漂亮。我說,照片不是只拿來漂亮用的,那關乎了記憶,是極珍貴的記憶。
這一天部落裡原住民的婚禮,她和我說:「你像是個人類文化觀察家。」
其實,是走進了他們的文化裡,反思著自身的文化;反思到,其實,儀式極為重要。
我看見,族人為他們親手製作的服飾、配件、飾品,母親為她著裝時,她禁不住紅了眼框,流下了眼淚。原本不以為意的繁雜儀式,突然間懂得了。
儀式,是為了身邊所愛的人;儀式,是愛在裡頭湧流。
她說:「決定結婚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在網路上找著婚紗照片,但看著看著,竟然感覺到茫然了。那些千篇一律的婚紗照片,是我要的嗎?」
更深入的想著,白紗是每個女孩的穜景,但,結婚那天不是就穿著白紗了嗎?為什麼急著在那之前就穿上白紗,拍些不像自己,偽裝自己的照片呢?越想越不明白。她皺著稍緊的眉頭說著。
「我是攝影師,我也不懂。」我說。
她大笑著說:「你這攝影師也太老實了吧!這樣怎麼賺錢啊?」
「撇開白紗不談,就單純結婚這件事,要留下些照片,妳能想到的,想拍什麼?」
「我們的生活吧!我家的狗,我們經常去的那間店,我們叫它『老地方』,因為每次我們都是這樣約,『老地方見』。」
「還有…他家附近的河堤,我們經常在那散步,有夕陽時很美喔…」
「我們偶爾也會一起買菜、作菜,這樣的兩人世界,很安靜也很幸福,結婚後生小孩以後,應該會很想念這時候的生活吧…」
「就拍妳想拍的這些吧!這些多麼有意思…」我說。
無意間瞧見了一篇文章,描述著他們拍攝婚紗的過程,也因為了解什麼是自己真正想要的,於是,他們結婚時並沒有拍攝婚紗照,而是選擇在結婚多年後,才回頭拍攝。並且,捨棄了所有不必要的東西,大相本、放大相框及其它所有的贈品,僅回歸到照片本身。
她說,結婚時就思考著,一定得拍攝婚紗照嗎?那是拍給誰看的?是自己嗎?還是為了宴客的那張放大照片?還是為了炫耀虚榮?
「當然,我一定是只為自己才拍的」她說;
於是,婚禮時,她選擇了沒有婚紗照。
(延伸閱讀:《她說:一定要拍婚紗照嗎?》 )
原本就有許多人不想拍攝婚紗照,原因不外乎幾種,最主要的如同英奇先前提過的—「不像自己」。
(延申閱讀:《她說:一定要拍婚紗照嗎?》)
因為疫情的緣故,婚禮無法如期舉辦了,索性婚紗也不用拍了,但就只有自己去結婚登記就了事了嗎?心裡總感覺好像少了什麼。
後來,有人問:「可以幫我們紀錄結婚登記嗎?也想順便拍幾張愛情寫真」,
「當然好啊!」我說。
簡單的結婚登記,再到附近適合的地方拍些情侶寫真,喔不,不是情侶寫真,現在已經是夫妻了;藉由拍攝,像是也為自己完成了小小的儀式感。
因為疫情的關係,讓許多人的婚禮都受到很大的影響,婚期一延再延,也增添了更多不安。
這一年來,婚禮拍攝工作完全停擺,但也因疫情的緣故,一家一家人都難得團聚,於是全家福拍攝的詢問卻多了起來。而最近,更出現了不同的拍攝型態,結婚登記攝影+全家福即是其一。
即使疫情不知何時才能終止,婚還是得結,無法宴客,只能結婚登記,但並非就一定只能草草了事;畢竟是終身大事,是一生裡極其重要的這天,怎麼能夠什麼也沒留下,就這樣匆匆走過了呢?
是你們倆的大事,也是全家人的大事,即使無法宴客,不如就全家人趁這天聚在一起,讓全家人一起見證你們倆這重要的一天吧!多久不曾全家一起拍張照了呢?也趁這天的機會拍張全家福吧!
即使簡簡單單,只是結婚登記,回家和家人們拍張全家福,我仍然看見了在那當中許多的幸福喜悅以及感動。因為簡單,卻將那原本微小而重要的小事突顯了出來,原來,這簡單的小事,帶來了內心如此大的幸福與悸動。
之前很多人曾問起,婚禮一定要玩遊戲嗎?其實很不想要那些不知道為什麼要有的遊戲,但不安排又怕太無聊,場面太乾。幾年前也因此寫了一篇《我婚禮沒什麼活動,攝影會不會不好拍?》,盡可能的讓新人們可以有些不同的觀點,也可以更做回自己。
在婚禮當中安排一些小遊戲,確實是可以增進新人和賓客之間的互動,讓婚禮可以更加的熱絡,也有趣的多,所以並沒有不好;不好的是,很多婚禮卻因為那些遊戲而本末倒置,忘記了婚禮的本質與初衷,千篇一律按表操課,讓新人累得要死卻又不開心的遊戲,也使得婚禮變成了一場尾牙秀,那就真的不好了。
且婚禮就是新人本身個性、喜好與價值觀的延伸,每個人的個性不同,當然婚禮會展現出來的特質也就不同;沒有一場婚禮會是一模一樣的。
所以這篇想針對「不想玩遊戲」的新人,給予一些觀點與想法,讓妳能更清楚知道為什麼妳的婚禮可以不用玩遊戲;以一位拍攝了近二十年,拍了數百場婚禮的攝影師的經驗談。
影響每一場婚禮的重要關鍵因素有很多,這一篇除了談婚禮攝影之外,也想再多聊聊新祕造型師;以英奇身為攝影師的觀點,攝影固然重要,但造型卻也是至關重大。
許多新人因預算的考量,當然是將預算花費在他們認為最重要的事情上頭;有些重視佈置、有些在意禮服、有些是攝影、有些是造型…
在婚禮佈置上花了大錢,在攝影及其它部份當然就得節省開銷;
喜歡某位攝影師的風格,但收費較高,在造型師的費用上可能也得稍加留意。
將重心放在哪個部份,沒有絕對的好或壞,每對新人在意的地方不同,自然會有不同的選擇。英奇僅是以攝影的角度,想和你聊聊我所看見的觀點。
婚禮結束後,再美的佈置全都拆卸了,美麗的禮服也脫下了…唯一留下的,只有照片;攝影當然極為重要。
但與攝影相輔相成的新祕造型師,同樣重要;攝影只能拍下眼前所見到的,無法修改妝容,亦無法改變因那妝容而散發的氣質(無論好的或不好的)。
在決定結婚後,有許多事待處理,而找尋婚紗及婚禮攝影師,亦是其中極重要的一環,但是數位化之後,因攝影師門檻低了許多,市場上各類及各種型態的攝影師五花八門,該如何選擇才是最適合自己,也成了難以抉擇的問題。
先前和大家聊過挑選攝影師的一些細節(延伸閱讀:《如何挑選正確的婚禮攝影師?從這三件事來判斷》),今天更想和妳聊聊,無論拍攝婚紗或婚禮,攝影師的型態大致分為獨立攝影師、工作室及婚紗店,這三類各有優缺點,每對新人所適合的也不致相同,所以想以簡單的方式來說明,讓妳有些初步認識。
在英奇剛執業時,大約十多年前,婚禮攝影並非必要選項,只有較有自己獨特想法的新人,才會特別找攝影師為自己留下這天珍貴的畫面。
那時,婚紗是一定要拍,無論想不想要,因為大家都有,所以也一定得拍;而現在,婚禮攝影也是如此了,不管自己是不是覺得重要,因為大家都有,所以也一定得要了。
但像當時「一定要有的婚紗照」一樣(延伸閱讀:《她說:一定要拍婚紗照嗎?》),婚禮紀錄因為需求多了,市場上的亂像也多了,成了四不像,也讓多數人以為婚禮紀錄就只是這樣子而已,如果是這樣,有沒有也無所謂了。
如今這現象,是英奇覺得最遺憾的事。從只有少數人會拍婚禮攝影的十多年前起,英奇就不斷的推廣,婚紗並不一定要拍,但婚禮卻是絕對必要;因那當中有著太多太多極為珍貴的事物,那是你們一輩子都不願忘記,若未來的某天突然想起,真的會是遺憾,莫大的遺憾。
盡可能用較少文字的篇幅,想讓你們知道,婚禮攝影不是你原以為的那樣,或也可能不是你曾看過的那些;不是只有美美的類婚紗(延伸閱讀:《不拍偽婚紗》),或只有閃亮亮的婚戒、夢幻的婚鞋、華麗的進場、浪漫的佈置…還有更多更多,比這更重要的事。
簡單的訴說三項最重要,一定得拍,但卻是許多人的婚禮攝影裡不一定會拍,或只拍了一小部份。
現在人的婚禮越來越簡單,婚紗也不想和以往那樣大費周章,只想要簡簡單單;省錢或覺得麻煩倒是其次,而是大家都開始思考這一切的意義所為何來?花了這麼多錢,費了這麼多心力,真的值得嗎?
英奇身為攝影師,卻也講述同一個觀點—能簡單就簡單,似乎有點怪怪的;但拍了二十年了,大概近千場婚禮了吧,確實是覺得能簡單就簡單,尤其是婚紗照片這件事。
但簡單,並不代表隨便;而是因為知道為什要拍?又為了什麼而拍?當想清楚了,一切就都簡簡單單了。
拍攝婚紗照,是因為結婚這件事,所以,該拍什麼?多少套白紗禮服並不是主要重點,重要的是拍下你們,你們的愛情。
以下兩個方向給予你們參考。
最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越來越多人找到我的作品而前來拍攝,竟是因為google搜尋了「不想拍婚紗」,但點進來看了之後卻覺得,「咦?如果是拍這樣的婚紗,我可以」。
和他們深聊了許多問題,總結了大概共有的幾個想法。
這也是英奇覺得挺奇怪的狀況,結婚照不就是要在你們結婚前,紀錄下你們現在的生活?卻又為什麼要為了拍照,做這些不符邏輯的事呢?也許,是因那些地方有特別的意義,有著共同的回憶,但可以不穿白紗,只要穿上你們平時的服裝,回到那地方,做你們以往會做的事,好好的將「現在」紀錄下來,不用嬌情,也不需做作。
一直在想,還有哪些人、哪些事,是我還沒拍過的呢?
即使目前所拍攝的範圍,婚禮紀錄、婚紗、愛情寫真、家庭…
大概已含蓋了每個人生命裡重要的大部份階段,
但總想著,在這些所有人都有的重要階段以外,
應該還有一些什麼是極其重要,對你個人而言。
一直都記得,那天早晨收到了一則簡訊,
極簡短的一句話:「我想拍個人攝影,請與我連絡。」
一位男子的名字,直覺告訴我,他肯定有些什麼故事吧…
後來,他和我說了好長好長的故事,
大概將他這一生的故事都道盡了,
最後他和我說:「請幫我拍下現在的我,孤獨卻自在的我。」
我明白他說的,完全的明白。
每個人在某一個時期,總有些極其重要,怎麼也不想忘記的事,
或許是離開了哪裡,又來到了哪裡,或是離開了某些人,或身邊多了個人…
想起了要將某件經常做著的事紀錄下來,微小卻重要的事。
如果你想起了,請與我連絡,以這【特別方案】拍攝。
婚禮宴客,三套禮服,一進、二進、送客,似乎已成了約定俗成的貫例。但現在結婚的人們,開始有了不同的思維,更多的著重並思考婚禮的本質,這項貫例,也漸漸有了改變,好的改變。
很多很多年前,有位新娘告訴我,
她的婚禮宴客不會換禮服,只有一套白紗;
她細細的,也有些感慨的和我說著原因。
她說:「去年一位好姐妹結婚,我特地搭車南下高雄,帶著喜悅的心,多麼興奮的想告訴她,看見了她的幸福,我有多麼的開心。但整場婚禮,我只能遠遠的看著她,不斷的進場、換禮服、又進場、又換禮服…最後,我只和她說到了一句話,五個字;送客時,拿了顆喜糖,跟她說:『恭喜囉,再見』。」
後來,她的婚禮,果然只有一套白紗,她沒有更換其它禮服。我看著她,拿著酒杯,在一桌又一桌不同的朋友間說著、笑著,幸福的笑容沒有停歇過,她的朋友們也是。
以前經常的聽見,婚紗照不要花太多錢,反正結婚後也不會拿出來看。所以很多人們反倒比較重視婚禮紀錄的拍攝,甚至許多人和我提到:「婚紗照幾乎不曾拿出來看,反而英奇你幫我們拍的婚禮照片,我們三不五時就會拿出來翻一翻耶…」。
但最近在網路上竟看見了一個令我頗為驚訝的話,「婚禮攝影不需要花太多錢,沒必要,反正以後也不會拿出來看」。甚至底下許多的留言附和,「對啊!我結婚xx年了,才拿出來看過幾次。」我好奇的點進其中幾個照片連結,嗯…如果是這種照片,我也不會拿出來看吧。
越來越多人選擇了不拍婚紗照,用自己平時的生活照取代了婚紗照。前陣子某對新人,他們在攝影棚拍了「一張」簡單的婚紗照,確確實實的只有一張,這也是我很喜歡的方式。
開始有很多人問起這個問題:「結婚一定要拍婚紗照嗎?」
我總是回答,在你們還沒想清楚之前就不要拍吧!否則拍了的照片,以後也不會再拿出來看的。
找到拍攝的理由與意義很重要,找到要拍什麼也很重要。
(延伸閱讀:婚紗照是拍給誰看的? | 到底有沒有必要》)
大部份人會有這疑問,主要大概是這三點原因吧…
風格這回事
她說:「意外看到了你的作品,傳給朋友,她說『原來妳喜歡故事性的風格啊?』」
找尋攝影師時,許多人第一件事大概就是google搜尋,然後就看到了一堆風格專有名詞;韓風、美式風格,日系風、自然風格、電影劇照風格…然後,眼睛就亂了,頭腦也打結了。
但如果有人問我:「英奇你是什麼風格啊?」
我應該也是頭腦打結的回答:「我也不知道啊…這麼多風格的名詞又不是我取的,我只是一直在拍我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已啊。」
Read More →
經常在拍攝人們的同時,也聽著他們的故事、他們的思緒。
慢慢的,我也將那些伴隨著照片一同訴說,將感官化為文字。
照片是葉子,文字是微風。記憶,透過照片喚起;思緒,以文字勾勒。
這是我自己給予自己的方式,「這是我最喜愛的」,所以也想以此給予你們。
尺寸:21×21 cm-60頁
zine一直是我最喜愛的影像呈現方式,不受拘束的簡簡單單;以往,每年都會為自己製作一本。
它並不精美,刻意的稍許簡陋;但也因這樣的簡單,所以能簡單的聚焦在照片裡頭,看到哪,就擺到哪,像家中的任何一本書那樣,隨性的、率直的。
zine它指的是一種獨立、非大量的印刷品,更微小、也更自我,表現出自己想要傳達的訊息。
一直思考著,能有什麼更好的東西給予你們,所有我拍攝的朋友們。
如同我的攝影,「將我最喜歡的東西也給予你們」,不就是這個嗎?
於是,從今天起,每一個拍攝都將附上一本你們的zine,
希望你們不要刻意精心珍藏安放在某個角落,
希望你們隨意的擺在餐桌上、茶几上、書架上…任何一個在生活裡的位置。
你不要怕弄髒,那是疊加上去的生活軌跡;
你不要怕刮傷折到,那是翻閱記憶的痕跡。
謝謝你們,所以想獻予你們;zine book。
婚紗拍攝的目的何在?這是許多人不斷思索的問題;不只是身為攝影師的我 ,以及許多即將進入婚姻的新人。
「這是我最喜歡的,所以想把這個也給你們 。」
這是我攝影的初衷,也是堅持。
於是,不再去想「大家想要什麼?」,而是「我喜歡什麼?」。
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張婚紗照,黑白、彩色都好;甚至任何表情、動作都不需要。單純的紀錄下,她披上白紗的模樣;僅只是如此,拍攝婚紗的目的便已完成,其它都是多餘了。
批上白紗,象徵著進入生命另一個階段,更美麗璀璨;是期待、是承諾、也是責任。
拍攝下這張照片,紀錄下正進入這階段的我們的此刻,一切的意義便已完成。
也許我們該先思考的,是「為什麼」拍?而不是「如何」拍。
更多《攝影觀點》文章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about-wedding/
.
.
《婚禮攝影》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wedding-documentary
《自助婚紗》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pre-wedding
《愛情寫真》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engagement
《家庭攝影》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family
一個臉書上不熟識的朋友,作家、漫畫家,年紀比我稍長。
看著她一段流露著遺憾與痛苦的文字。30本的日記與珍藏的書,以及年輕時創作的所有手稿,因一次意外全數都消失。像是失去了記憶那般卷縮痛苦著。
上星期,一連損壞了兩顆硬碟,一顆是這近五年所有客人的照片,另一顆是十多年所有自己的作品。備份一直是我極度重視的工作,所以同樣的檔案在防潮箱裡還有兩顆硬碟裡有著一模一樣的備份。我不用擔心,只是花錢了事即可。
但看著自己為自己不斷紀錄著的生命軌跡,短短的十多年,發生了好多好事,每一個當下曾以照片紀錄下的時刻,都是不想忘記,也絕不可遺失的珍貴記憶。不論當下稱它為好或不好,美或不美的生命紀錄。
拍攝過的每一個客人,我都謹慎且嚴肅的告戒著,務必做好備份,因為這些照片一定會不見,在你們最需要它的時候。即使我並不知道他們能不能理解,但我是以這樣的心情拍攝著的。
看著她痛苦而遺憾的文字訴說,我沒有安慰她,其實我一向不懂如何安慰。只是她使我更加體會了,自己生命記憶的保存何等重要。只是現在的任何一刻都不會這麼覺得,直到我們真正需要它的時候。那是自己曾經存在過的證據。
她傳來了阿公笑得好開心的照片,說:「英奇,謝謝你,阿公拿到了照片好開心!」
看著阿公笑得這麼開心,我也跟著笑了起來。像是送給了他一份好棒的禮物,而送禮物的人,和收到禮物的人一樣開心。
《和爸媽拍張照吧》特別方案拍攝計劃順利結束了,這是結束前的最後幾天,特地前往高雄的拍攝。收到了這張照片,像是為這拍攝計劃畫下個完美的句點。
這即是這計劃的初衷,我們總為孩子拍了好多好多照片,卻在生活的忙碌裡,遺漏了爸媽。爸媽、阿公阿嬤表面上說不要,卻是開心極了。在拍攝的過程裡,有了更多比以往更緊密的接觸;看見他們拿到照片時開心的笑容,我們也跟著滿足的笑了。
攝影,不只是攝影;可以使家更緊密的連結。
一切都與記憶有關 – 婚禮紀錄
經常在拍攝婚禮剛走進他們家時,長輩們說:「啊…我家裡都還沒整理,先不要拍啦!」
隨即便會聽到新娘跟我說:「快拍快拍!這就是我們家最真實的一面。」
雖然總是這樣拍著,但最近更深沈的思考起這問題。攝影,應當拍下美的一面,捨棄較不美的那面嗎?但如果,較不美的那面,是屬於記憶裡重要的那塊呢?
我低頭抓取著自己的記憶。一幕一幕的比對著,以攝影的美學,及大眾審美觀比對著。那些重要的記憶,大都不怎麼美,即使它們並沒有留下照片。再找出了些曾拍下的美的照片,卻像是蒙上了一層霧,與記憶有了落差。
紀錄本身就帶著攝影者的主觀,它無法避免。只是將之變美的目的為何?也許該謹慎拿捏吧。
沒有對錯,攝影本身就是主觀的。只是半夜裡,腦袋的思緒總無法停止運轉。也或許,記憶本身就不具真實性,亦是主觀的。
就像這張照片裡住家一樓的鐵工廠,不論過了多少年,當翻開照片時,仍舊聞得到那油膩的味道、聽得到機器運作的聲響…
所有的一切都與記憶有關。
旅行,並不只是身體的移動,更多的是,心靈裡的轉換。挖掘、發現從未接觸過的所有人事物。
大部份時間裡,我似乎總在拍攝工作裡旅行著。每一回的拍攝,瞧著不同的人們,心境也跟著他們不斷的轉換。
來到山地門部落,拍攝的前一晚走進了他們家。他們唱著歌、喝著酒,拿出了一盤盤我未曾見過的食物,鮮少拍食物的我,也被這奇妙的玩意吸引了。
我也習慣不做過多美化的修飾,直接了當的拍攝,就像親眼看見了那般。多年後,翻開了照片 ,當看見了,就是看見了,不需再去重新編組,它原本是什麼模樣。甚至,還聞得到味道、聽得見聲音…
令我最想念的,總是泥土的味道。每到一個地方,泥土的味道都不太一樣;就像食物,同樣的食物名字,在每個地方的味道卻都不同。就像人的個性那般。
尤其鍾愛山上、海邊的鄉城部落,少了外界的干擾,於是保存著特屬於它自有的味道。鄉土味、草根味…只是種泛稱,但其實,每個地方的味道都不盡相同。
你也總被芬芳的泥土味道吸引著嗎?也許那是想念著家的味道…
.
.
《婚禮攝影》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wedding-documentary
《自助婚紗》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pre-wedding
《愛情寫真》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engagement
《家庭攝影》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family
更多《攝影觀點》文章: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about-wedding/
.
她翻出了許多年前婚禮的照片。
她說:「到現在這些影像拿出來看,從照片的畫面都還能感受到當時的情感。」
身為攝影師,最大的成就感莫過於此了。
照片,不是因為大家都拍所以我也拍的跟流行或交差了事。而是不管過了多少年,仍舊時常拿出來翻閱的珍貴回憶。
有時也拍著人們難以理解,「為什麼要這樣拍?」的照片。總是說,照片是為了數十年後的你們拍的,而不是現在,現在不了解沒關係,但在未來,那時候到了,就會懂了。
每個人都需要照片,因為有些事總會忘記的,腦的記憶並非完全的可靠,有些極其珍貴的事,我們並不想忘記。有時,不想忘的並非那件事本身,而是那時的思緒。
人們經常和我說:「謝謝你為我們捕捉下這些珍貴的回憶。」
也謝謝你們,使我堅信著攝影師的工作何等重要。
我和他們說:「我期待你們的婚禮,而且不會拍的太美;因為想要真正的紀錄下屬於你們的文化。」
隨著年代變遷,在婚禮裡所保留的文化越來越少,當有機會,總想能把握機會盡可能的捕捉。而要紀錄下來的,是文化本身,是他們從小到大最原始的記憶。若是美化過了頭,是不是就與他們記憶裡的有了落差?
後來才發現,在意著文化,並不單單只是文化本身,而是所謂的文化,即是我們這一代人的生活點滴。我們是怎麼長大的?服裝、建築、食物、生活方式…一代接著一代,而每一代都不太相同。
文化,即是我們從小到大,腳踩過的每一片泥土。
我更在意的是,他們從小到大在這部落裡的足跡,道路、屋子、聲音、氣味…那些從小至今的習以為常,即是文化本身。
於是,小心翼翼的,不讓過度美化而將之破壞了。
我喜愛原汁原味的照片,喜愛著真實而毫無修飾的呈現,原因也在於此吧?唯有如此的畫面,過了許多許多年後,仍能從照片裡聽到記憶裡的聲音,嗅到那熟悉的再不能熟悉的氣味。
即使那照片稱不上美麗,卻是真真實實的,你的記憶,一模一樣的。
記憶,即是文化。何等珍貴。
.
.
《婚禮攝影》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wedding-documentary
《自助婚紗》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pre-wedding
《愛情寫真》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engagement
《家庭攝影》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family
更多《攝影觀點》文章: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about-wedding/
.
她說:「決定結婚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在網路上找著婚紗照片,但看著看著,竟然感覺到茫然了。那些千篇一律的婚紗照片,是我要的嗎?」
更深入的想著,白紗是每個女孩的穜景,但,結婚那天不是就穿著白紗了嗎?為什麼急著在那之前就穿上白紗,拍些不像自己,偽裝自己的照片呢?越想越不明白。她皺著稍緊的眉頭說著。
「我是攝影師,我也不懂。」我說。
她大笑著說:「你這攝影師也太老實了吧!這樣怎麼賺錢啊?」
「撇開白紗不談,就單純結婚這件事,要留下些照片,妳能想到的,想拍什麼?」
她和我提到了幾個要求:「簡單、素樸,不受時代侷限。」
又接著說道:
「其實細覽過你的作品,他們獨具的素樸和溫度已經可以超越時間,所以我們完全信任攝影師的專業手觸。」
我一直都是這麼拍著的,只是卻從未想過,那是些什麼?
也許是如此吧。
在攝影裡,從未想過「加」;造型、背景、道具、服裝、後製…
卻一直想要減;造型簡約、道具拿掉、背景單一、後製拿掉…
為什麼要一直拿掉?只是憑著直覺,並不知道。
也許與我一向厭煩著「俗艷」有關吧?看著路上的人們,常常在心裡隱形的觀景窗裡重新構製著,若拿掉了過多的妝容、去掉了哪些顏色…她該是美麗的。
或許該反過來思考,加上了那些是為了什麼?是自己喜歡?還是別人的目光?
為了結婚而拍攝的婚紗照呢?是自己真心喜歡?還是覺得別人會喜歡?
攝影是減法的藝術,生命亦然;
做回最真實自在的妳,獨一無二的妳。
#Less is more
#攝影必須融入你的生活才有其價值
攝影.文字 / 英奇 獨立攝影師
造型 / Issa(曾郁)
【特別方案】棚拍婚紗 – Less is more / 預約連結:
http://www.yingchiwu.com/?p=14853
.
.
《婚禮攝影》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wedding-documentary
《自助婚紗》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pre-wedding
《愛情寫真》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engagement
《家庭攝影》作品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family
更多《攝影觀點》文章:
http://www.yingchiwu.com/category/working/about-wed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