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日記】愛發芽 | 手機攝影
哭著哭著又笑了
這一群人,總是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又笑了。因為感到自在,才會毫無掩飾的開懷大笑;因為覺得溫暖,才會卸下防備盡情哭泣。
活動到了最後,我們連分享大家拍攝作品的時間都沒有,
主辦人問說:「還沒分享作品耶。」
我說:「都感動成這樣了,還需要看作品嗎?」
我們倆同時點點頭,確實是不需要了。
許多時候,攝影只是個媒介,透過照片觸發人們的內心世界,透過類似的生命經歷,引起了心底深處的共鳴。
攝影,必須融入你的生活才有其價值。獨立攝影接案已十數年,擅長底片拍攝,堅持情感是攝影最重要的事。
這一群人,總是笑著笑著就哭了,哭著哭著又笑了。因為感到自在,才會毫無掩飾的開懷大笑;因為覺得溫暖,才會卸下防備盡情哭泣。
活動到了最後,我們連分享大家拍攝作品的時間都沒有,
主辦人問說:「還沒分享作品耶。」
我說:「都感動成這樣了,還需要看作品嗎?」
我們倆同時點點頭,確實是不需要了。
許多時候,攝影只是個媒介,透過照片觸發人們的內心世界,透過類似的生命經歷,引起了心底深處的共鳴。
母親節這天,迎來了許多朋友,布丁只是個媒介,重要的是讓我們齊聚在一起。
充滿著眼淚的午后,玩得太開心而笑到流淚,因為感動而落的眼淚。一直覺得眼淚是極其美好的事物,因為某件事觸動了你的內心,勾起了過往的記憶,眼淚,是一種釋放。有多久沒和朋友聚在一起,玩得太開心了,笑到流淚,多麼美好的記憶。這些,都在這個午后,一起發生了。
上帝的安排很是奇妙,並沒有刻意安排,這個下午一起度過的,都是失去了母親的人們。綠豆分享著陪伴母親的那段歷程,以及沒有了母親之後的那段生命,重新尋找關於愛的答案。我們許多人終其一生都在尋找愛,找尋愛是什麼?而那答案,在母親走後,親自帶她找到了。
你今天過得好嗎?
那天,我在電話裡和她聊了很久,關於他們婚後的種種,以及兩人間面臨的許多問題。電話掛掉前,她說:「你這個攝影師真好,拍完了婚紗還有售後服務。」
因為,和他們相處了一整天,很喜歡他們夫妻倆;而婚姻從來都不容易,兩個很好的人,進入了婚姻,仍得面對屬於兩人的許多問題。
售後服務,是句很有趣的形容,我也喜歡這樣的比喻。看過他們倆最甜蜜的那一面,兩個都是這麼好的人,期待看見這份幸福能夠一直延續,五年、十年,甚至二十年、三十年…
客人,對我而言,從來都不只是「客人」這名詞而已,是因攝影而結識,在你們人生最重要的這一天;短暫的交談,幾天的相處,卻都是坦承相見,於是我們從此成了頻率極為相近的朋友。雖然,我們很久很久才見面一回。
一直很喜歡教會裡的許多活動,一群可愛的人們聚在一起,總就會有許多可愛的事。因為疫情,這些活動延宕了好久,終於重新展開。
這回綠豆是主辦人之一,我理所當然也得全力配合,連照片都得最速件處理,並且四處招兵買馬。
找了我師父Boss來教大家烤布丁(是我攝影的師父不是烘焙的師父),他很阿莎力的買一送一,連他老婆也一起拖下水了。
帶著他們在台北大學裡走著,邊走邊聊邊拍著。
沒有特意要拍什麼,看到、想到什麼有趣的,就停下來。這是我最習以為常的拍攝模式。
如同經常和人們說的,因為沒有任何預設,順著你們原本的樣子,看見了什麼,就拍什麼;便捕捉下了你們最真誠自然的模樣了。
若要為今天下一個註腳,就是「舒服」吧…如同今天校園裡的天氣。涼爽宜人的微風,加上溫柔的陽光,剛剛好,讓人每天都想親近的舒服。
即使偶爾冒出的幹話,仍是輕爽宜人的青春氣息啊…
凌晨,收到一封來信:
「最近才決定放下大陸的一切,搬到這裡來,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希望有機會陪伴孩子成長。我剛剛租好了房子,興致勃勃地做著裝飾房子的規劃和準備,這是這段艱難時光中的閃光點。
搬家算是我的新開始,我對未來充滿希望,希望可以邀請你,幫助我記錄下真實的我自己,還有我真實的足跡。
在這裡,也要謝謝你分享很多或溫暖或冷靜或深度的文字與照片。」
看著信,為她心疼,也想著她經歷了什麼樣的故事?
約了她碰面,想聽聽她的故事;她走進了咖啡館,臉上是自信而從容的笑容,如她信中所說,這個全新狀態,她調整的滿好的。
她訴說了許多故事,悠悠長長這些年的故事。
工作終於到了個段落,也似乎來到了得以再次調整步伐的轉折點;很久沒有寫些什麼了,生活裡的照片也擱置了好久好久,回頭看看,時序還停留在2019年的3月。
經常跟人們說,照片是給予未來的自己,如今看著四年前的那些照片,現在,確實已像是好遙遠以後的未來,相片裡的許多事,是如此熟悉,卻又陌生。
就從2019年1月開始吧,曾經的這些與那些;掙扎的、難捱的、平靜的、幸福與喜悅的…
身上的服裝,永遠只有黑色;後來沒這麼極端了,開始加進了其它色彩,但始終沒有紅色。環顧一下四周,家中的傢俱、電器、裝飾…也沒有任何紅色的蹤跡;只有那紙躺在黑色印表機上,遲遲還未丟棄的紅包袋。
也許紅對我而言太過醒目,我不喜歡如此,做事、交友、生活,都是如此。不喜歡和太過招搖、外放的人交友,喜歡低調默默努力的人與事;曖曖內含光,才是我認為的真正閃耀。
紅,是激情、是奔放、是用力追愛追夢、是燃燒生命。年少時的我是如此,於是跌跌撞撞,但直呼:好爽!以為是勇敢,其實,只是還未經歷真正的痛。
開著他們倆最愛的露營車到海邊走走,賴在車上哪也不去,或牽著到海邊散散步。突然飄起了細雨,但隱隱約約的陽光仍若隱若現的在我們身旁,似乎在等著我們,直等到我們拍攝結束,它才會離去。
愛貓的她,攝影棚的幾隻貓咪見到她就黏了上去,當然也為她和貓咪拍了張照片。婚紗,可以就這樣輕鬆自在,像日子那樣,簡簡單單,便是幸福。
修圖終於快要追上進度,偷閒浮上來說說話。第一件想說的是,為什麼沒有人脫口罩?第三天了,除了我以外,仍舊還沒看見另一個人脫口罩,原來,覺得再也不用戴口罩這件事很讓人興奮,只有我一個人啊…
跟風玩了一下ChatGPT,很慶幸自己的文筆還是比它好了一些些,情感與同理心、生命經歷、共鳴…仍然是再聰明的機器也無法取代的。也發現要使用AI,而非被AI取代,問問題極其重要;問問題,是發想的源頭與過程,問問題比找答案困難更多更多。
每個月都有新的挑戰,時間仍舊被忙碌推著走,但總在最後一刻,有了最美好的結果。
她傳來了訊息:「還記得我小本子上規劃的家嗎?我昨天终於带着兒子一起入住了。」
記得那天,她說的故事,比我拍的照片多更多;
後來,她走進了平靜,生活安穩了,越來越好…越來越好。
起床後,才發現今天是情人節;下午,她傳了張照片來,才想起她和朋友有約,正在海邊吃著蛋糕。
晚上,出門繳帳單,隨手買了個她愛的那個牌子的巧克力。
她說:「今天是我們最後一個情人節嗎?」
我說:「怎麼會?結婚後還是情人啊。」
這是我們特別的默契,沒有特別要過什麼節日,包括情人節,包括生日。也許都曾走過婚姻低谷,知道平平淡淡、平平安安,即是最美好的幸福。明白愛情並不是要誰變成自己心目中的模樣,而是兩人都在愛情裡做個輕鬆自在的自己。我知道妳今天去了哪?和誰在一起,度過了開心且平安的一天,便是情人節快樂。
你今天過得好嗎?
這些天沒什麼事,拿著筆電來到久違的路易莎,可以靜下心來好好寫篇文章了。以前很喜歡待在咖啡館裡寫寫字,偶爾抬頭看看身邊的人們,各種年齡、各種身份,偶爾也停下筆來,偷聽一下隔壁的談天話題。
白天的咖啡館,人群的組成年紀大都稍長,可能是已退休的人士,或業務工作性質,或像我這般時間彈性的自由工作者。有人手舞足蹈開心聊著天;有人筆電、手機交互使用埋首工作著;有人架起了手機,紅綠相間的股票數字跳動著,另一手的ipad隨意翻閱各類文章。
至於我,在各類型的文字裡遊走,也跟著裡頭的文字牽動各樣的思緒,勾起了生命歷程裡不同階段裡的回憶。關於母親、關於年少輕狂時的自己、關於曾經的家、關於此刻已在這裡的自己的生命蛻變…
台灣女婿、香港媳婦。
那時,台灣疫情正嚴俊,他們也因此分隔兩地,見不著面,只能每晚視訊一解思念的心情。
疫情使許多人的婚禮亂了陣腳,他們也是,甚至他是否能如期來到台灣都是未知數,所有的一切都在未知裡。只能為他們禱告,祈求一切順利。
他們和我說了許多故事,關於他們所愛的家人,他們的愛情。沒有正規的婚禮宴席,但簡簡單單的登記,一起走走拍幾張照片,也是簡單婚禮裡的小小儀式感。拍照前,是男女朋友;拍完了照,是台灣女婿與香港媳婦。
寫著這些的現在,疫情已到了尾聲;也許,很久以後,他們倆拿出了照片,看著戴著口罩的自己,也想念起從前艱辛的那個時候吧!
ps.謝謝你們送的兩台相機,現在正在綠豆手中,她拍得很開心。
原本想尋找芒草花,卻意外遇見了這片佈滿小沙丘的美麗沙灘。
有人,扛著腳架,特地前來拍攝這片奇妙的沙丘;有一群人,放著長長尾巴的風箏;有三五好友,路過美麗的夕陽,拿著相機互相拍攝著。
而我們,因為錯過,所以來到了這裡。
不用再立定什麼目標,不再以為一定得完成什麼;只是順應生命的水流,活在當下,享受當下的美好,即是最好。
生命每個階段都有該學會的功課;順服,順服於生命的水流。放下框住自己的那些事物,順著水流,便自在,且自得其樂。
我看著這一片沙丘,只是順著海的水流,即成了美麗。
發報的這天剛好是1111光棍節,和情人節一樣是商人想出來的節日;於是,我並不會過情人節,當然也不會過光棍節。
前陣子才和她聊到,情人節裡的牛郎好像是個變態的,織女很可憐,什麼也沒做錯卻要被處罰。牛郎偷了溪邊洗澡織女的衣服,強逼和她結婚,否則衣服就不還給她,天神處罰他們,每年只有七夕這天才能見面,可憐的織女,根本不想和他見面啊!結果後來的我們,都在這天歡慶情人節。
趁這個時節,就聊聊光棍,也聊聊情人吧!每一個光棍都急著想脫單;許多的情人,卻也想回到單身。到底是一個人好?還是兩個人好?
我和她說:「即使只是提早幾個月遇見,我們可能都不會在一起,因為那時的我驕傲又自負,是個討人厭的傢伙。」
而她說:「如果提早幾個月遇見,你也不會喜歡我,因為那時的我仍將自己關在自己黑暗的世界裡。」
天涼了,街道上的人們都批上了外套,這時候便知道,秋天悄悄的到了。
秋天是我最喜愛的季節;喜歡枯黃的樹枝與落葉,更勝紅花與翠綠。秋涼,孤寂,卻讓心更容易安靜。
出門散步,想拍拍照,走了一圈,卻什麼也沒拍著,也許是該拍的都拍過了;這是好事,表示生活裡沒有太大的變動,一切平淡,一切安好。
後來,喜歡很近很近的拍一個人,因為可以透過鏡頭好好的凝視那個人;細微的神情,安靜流動的心情。很像秋天,獨處的、自在的、安安靜靜的。
你呢?秋天,是否使你的心也安靜了下來?
疫情,使許多事都停擺了,包括許多人的婚禮,以及拍攝婚紗這件事。但因為停擺,必須簡化,也讓我們有機會更深入的去思索,真正重要的是什麼?如同思考生活裡的需要與想要。
今天想聊聊拍攝婚紗照這件事,漸漸的,所謂的「自然風格」似乎成了主流,取代了以往做作、不像自己的婚紗照,這是值得開心與欣慰的事,婚紗相本不再淪為永遠藏在倉庫長灰塵浪費錢的東西。
但還是想再更深一層的聊聊「自然」這件事,所謂自然也許並不單單只是臉上表情笑得很自然而已;自然是一個泛稱,更應是盡可能的捕捉在生活裡的點滴,現在的點點滴滴,即是將來珍貴的回憶。
現在習以為常的這些事,也許以後成了難得;現在常去的那些地方,或許將來好久好久都少了機會再來;也許只是一起窩在沙發上放空耍廢,煮杯咖啡聊聊生活,突然想到就開車去晃晃的海邊⋯
於是想分幾個層面聊聊關於婚紗,關於自然風格這回事。
今天的天氣明顯變冷了,終於到了得以穿上大衣的時節,總覺得寒冷與寧靜,互為代名詞;於是,喜歡寧靜,也就喜愛了寒冷。
和一位朋友因論文的簡短訪談,討論著攝影與文化,想起了過往拍攝的種種,曾經拍攝過的那些人們,一篇篇的故事;生活方式、記憶,也都是文化裡的重要一環。
身邊許多朋友鼓吹著去配多焦老花眼鏡,昨晚終於下定了決心。下了決定的起因於,朋友們的IG限動字好小,得拿下眼鏡看卻被嘲笑;現在新的相機都不用觀景窗,但拿了好遠還是看不清液晶螢幕裡的畫面到底有沒有對到焦。
照片裡是2017年的5月,和現在一樣的安安靜靜。好久沒寫寫影像日記,也許是前些日子過得有些混亂,寒冷的天氣裡,才終於將心安靜了下來,為照片與思緒留下些許文字。
txt_20221018
photo_20170513
五點四十五分,陽光從窗台偷偷溜了進來,我躡手躡腳的偷偷去拿了相機,拍了下來;小心翼翼的,怕把它嚇走了。
隨著季節的推移,每一天,它走進屋子的時間悄悄的不同;從那之後的每一天,我都在同一個位置等待。
疫情稍緩和了,拍攝詢問工作也瞬間多了起來,突然間回復到以往每天都要回覆數封mail的生活節奏。工作回復正常了,心也安定了許多;像灑進屋裡的那道陽光,讓心暖了起來。
有人說,失去,是為了使人學會珍惜;也許真是如此吧。工作影響的並不只是經濟問題,更是使生活失去了重心,突然間不知道該做什麼事了。工作回來了,重拾了往日拍攝的美好,也比以前更加珍惜。
六點零四分,陽光散去了,等待它明日同一時間再次來訪。
你呢?是否也明顯感受到疫情緩和後生活的不同?有些什麼樣的期待呢?
希望再次收到你的回信,與我分享。
中秋,是家人團聚的日子,你是否也和家人熱熱鬧鬧的在一起呢?
今年的中秋,老弟搬了新家,也有了多餘空間架設攝影棚,雖然還沒完工,趁團聚的日子,我們一家人在中秋這天,拍了張難得的全家福。
以前年輕時,拍攝總追求強烈的個人風格、特別的構圖;現在,卻覺得最樸實、最簡單的一張合照,才是最珍貴、最美好。
我和弟弟都是攝影師,也未曾停止紀錄自己的生活,但這一張全家福卻仍是難得的,照片裡總是少了一個人,拿相機的那個人。
以前覺得全家福這名詞挺俗氣,現在卻喜歡上它的名字,「全家,福」;只要一家人在一起,便是福。
你呢?是否也度過了一個幸福或有趣的中秋?
期待再次收到你的回信,與我分享。
英奇
2021.9/23
人生,從來不會因為一次旅行而停頓下來。生命旅程也是,婚禮,也僅是旅程裡的某個極重要且極美麗的景點,而人生仍然繼續。
婚禮結束了,象徵的是,新的另一段旅行,現在啟程。
新的旅程,將遇見新的人、瞧見新的事物,甚至連心境也可能和以往完全不同了。孩子、家庭、成了爸媽的新身份。
而攝影,是將這一刻的最美麗,封存、保留了。然後繼續前進…
…….
《輕輕說》系列作品
疫情的緣故,婚禮一延再延,終於等到疫情已趨緩,再次決定了婚禮日期。期待他們的婚禮很久了,他們倆的真誠與隨性,必定帶我在這天遇見許多不同的感受。
疫情的影響,我總是樂觀的,相信延期並不見得是不好,經常為他們的婚禮禱告,上帝會為他們倆安排最好的時間。
婚禮的前幾天,疫情再度爆發,人們又開始陷入緊張,他們也傳來了訊息。
「 不用擔心,婚禮一定會順利的,會有最好的安排。」我說。
記得那些年總映入眼簾的黑白,不知從何時開始越來越少了,不是不再喜愛,仍舊覺得黑白的光影是迷人的,只是似乎抽離了生活本身?如今,是想更多的將記憶裡的所有都將之記錄,包括色彩。
而那時,也許心裡底層是想抽離生活本身的吧?於是黑白佔據了大多在相機感光盒裡。不需去猜測,照片總是這樣放著放著,好多好多年後就找著答案了。
照片的時序來到了2017年,整理的進度仍在2018。
2017.06/04
每一年都會將這一整年的部份照片集結起來,做一本小小的zine;本子很小,能放的照片不多,於是細選一年當中的最重要回憶。
每一次挑選照片,發現會放進本子裡的,大都不是那些「很漂亮」的,而是有著某些故事,最真實的生活樣貌,以及生命歷程處轉折處的珍貴回憶。照片印了出來,就會常常翻閱,時時想起;想起那年的曾經,那些好久不見的老朋友們。
一年一年,我們都不太一樣,感情更加成熟,少了爭執,多了默契。這一本小冊,像是一整年記憶的濃縮精華,因為不想忘記,所以記錄,送給未來的我們。
感謝上帝,帶我們走到了這裡。
2022
越來越多人們說:
「我不想拍婚紗照,總覺得穿著婚紗在那些不搭嘎的地方拍照很彆扭。」
「我不想拍婚紗照,我們都有鏡頭恐懼症,還要對鏡頭假笑一整天,光是想就覺得累。」
如果不想穿婚紗,又為什麼一定要穿婚紗呢?在結婚前就急著要穿上白紗拍照,本來就是件不太符合邏輯的事,尤其又是在那些和白紗不協調,對你們又不具任何意義的地方。
拍婚紗,真正重要的並不在那件婚紗,而是妳,以及你們的愛情,不是嗎?
因為疫情的影響,許多人的婚禮都停擺或延後。口罩,帶給人不便與不適,卻也是某一段時期歷史見證的產物;於是,不總是叫人們合照時記得先脫下口罩,而是請他們也戴著口罩再拍攝一張合照。大夥也覺得有趣,因為知道不舒服的總會過去,留下了這張照片,以後將會記得,在今天幸福喜悅的日子,正值這個緊張的時期。
我喜歡教堂裡婚禮的莊嚴與神聖,婚姻是充滿期待與喜悅,同時也是責任與嚴肅的。神聖的在上帝面前立約,彼此許下了那句「我願意」,從此刻起,便賦予了責任,一生都不會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