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輕說】旅程
啟程 – 婚禮攝影
人生,從來不會因為一次旅行而停頓下來。生命旅程也是,婚禮,也僅是旅程裡的某個極重要且極美麗的景點,而人生仍然繼續。
婚禮結束了,象徵的是,新的另一段旅行,現在啟程。
新的旅程,將遇見新的人、瞧見新的事物,甚至連心境也可能和以往完全不同了。孩子、家庭、成了爸媽的新身份。
而攝影,是將這一刻的最美麗,封存、保留了。然後繼續前進…
…….
《輕輕說》系列作品
攝影,必須融入你的生活才有其價值。獨立攝影接案已十數年,擅長底片拍攝,堅持情感是攝影最重要的事。
人生,從來不會因為一次旅行而停頓下來。生命旅程也是,婚禮,也僅是旅程裡的某個極重要且極美麗的景點,而人生仍然繼續。
婚禮結束了,象徵的是,新的另一段旅行,現在啟程。
新的旅程,將遇見新的人、瞧見新的事物,甚至連心境也可能和以往完全不同了。孩子、家庭、成了爸媽的新身份。
而攝影,是將這一刻的最美麗,封存、保留了。然後繼續前進…
…….
《輕輕說》系列作品
疫情的緣故,婚禮一延再延,終於等到疫情已趨緩,再次決定了婚禮日期。期待他們的婚禮很久了,他們倆的真誠與隨性,必定帶我在這天遇見許多不同的感受。
疫情的影響,我總是樂觀的,相信延期並不見得是不好,經常為他們的婚禮禱告,上帝會為他們倆安排最好的時間。
婚禮的前幾天,疫情再度爆發,人們又開始陷入緊張,他們也傳來了訊息。
「 不用擔心,婚禮一定會順利的,會有最好的安排。」我說。
因為疫情的影響,許多人的婚禮都停擺或延後。口罩,帶給人不便與不適,卻也是某一段時期歷史見證的產物;於是,不總是叫人們合照時記得先脫下口罩,而是請他們也戴著口罩再拍攝一張合照。大夥也覺得有趣,因為知道不舒服的總會過去,留下了這張照片,以後將會記得,在今天幸福喜悅的日子,正值這個緊張的時期。
我喜歡教堂裡婚禮的莊嚴與神聖,婚姻是充滿期待與喜悅,同時也是責任與嚴肅的。神聖的在上帝面前立約,彼此許下了那句「我願意」,從此刻起,便賦予了責任,一生都不會改變。
清晨,走進了他們家,母親還穿著睡衣吃著早餐,父親戴著耳機坐在電腦桌前打著電玩,我進門了,他們仍繼續眼前的動作,好像,這只是平常的一天,絲毫沒有嫁女兒的緊張與忙碌。
後來才明白,其實是不捨,也是緊張,只是沒有人願意先展露出來。新娘也是如此,爽朗的個性,卻在拜別與丟捧花時,不斷讓眼淚濕了眼妝。
我又瞧見,母親獨自站在狹小的廚房裡,望著窗外,若有所思,想起了什麼?我並不知道,但內心的思緒不像外表看來那般淡然。
父親牽著新娘步上紅毯,擁抱的那一刻,笑開了嘴角,也紅了眼框,並不像外表看起來那般看似不在乎的從容。
也許,家,即是這樣的一個所在;不輕易說愛,卻是最輕鬆且自在的地方;在外受了委屈,家人不會安慰,只是送上了一杯熱茶,讓你有了力量繼續向前。
近幾年的婚禮,儀式越來越簡約,簡約到幾乎沒有任何儀式了;後來因為疫情,很多人甚至連婚禮也不辦,只剩下了最簡單的登記。
以前經常和人們說,儀式可以簡單,不需要太過在意那些繁文縟節,但還是需要有的。後來,簡約到幾乎不再有人在家中舉辦婚禮,只剩下在飯店的固定形式;我仍然經常說,如果可以,保留一些在家中的儀式吧!因為,家,是你們出生的地方,是你們即將從這裡離開的地方,那是你們記憶的所在,照片,總該留下些許屬於「家」的吧!
當看到有攝影師在鼓吹,儀式在飯店最好,拍起來才漂亮。我說,照片不是只拿來漂亮用的,那關乎了記憶,是極珍貴的記憶。
這一天部落裡原住民的婚禮,她和我說:「你像是個人類文化觀察家。」
其實,是走進了他們的文化裡,反思著自身的文化;反思到,其實,儀式極為重要。
我看見,族人為他們親手製作的服飾、配件、飾品,母親為她著裝時,她禁不住紅了眼框,流下了眼淚。原本不以為意的繁雜儀式,突然間懂得了。
儀式,是為了身邊所愛的人;儀式,是愛在裡頭湧流。
眼淚,極其珍貴。而我在一場又一場的婚禮裡,瞧見了許多眼淚。
眼淚有著各種不同的情緒;感動、不捨、別離…以及那最珍貴的,喜極而泣。
每一滴眼淚都有著各自不同的故事,但都是幸福的。婚禮裡的眼淚極其特別,不是因難過與悲傷,而是被幸福包圍著,當情緒滿溢了出來,便化成了淚。
婚禮,似乎瞧見了他們的人生縮圖;他們的愛情、家人、朋友,互相牽絆,也給予支持。眼淚,是情感的濃縮物;因感動、因幸福,被溫暖包圍著。
在婚禮裡,瞧見了一幅幅人生的篇章,是生命的中繼點。在這裡的人們,盡情的道愛與道謝。你可以隱隱看見,愛,像一群又一群彩色的蝴蝶,在這裡隨處飛舞,穿梭在每一個人們之間。
更多輕輕說,【輕輕說 故事】。
婚禮結束後,你們記得了什麼?
一年後,所有的幸福仍歷歷在目;五年後,因為孩子出生,有了個真正的家,也漸漸想起自己的小時候,想起了父母的辛勞,翻開了照片,看看久沒連絡的老朋友們,也看看爸媽;十年後,仍在柴米油鹽裡奔波,許多事悄悄淡忘,在夜深人靜裡突然思念著某人某事;二十年後,孩子竟一瞬間大了?才驚覺時間好快,快得嚇人,翻著照片,回顧著自己目前為止的人生,三分之二的人生,大部份的事,從那天開始,婚禮的那天。原來,這疊照片,是人生的起點。
致即將結婚,仍未結婚的你們。
人生無法預料,但可以想像。如同我們父母如何走過了一生,我們也將如此走著。婚禮裡留下了什麼照片?往後的數十年就回憶著什麼。年復一年,夜深人靜的夜裡,這一疊照片,將會是你桌上紅酒杯旁,回憶、沈澱的陪伴。
已結婚了幾年的你們,現在想起了什麼呢?已走到了哪個階段?
IG傳來了訊息,全家福攝影,只有她們姐妹倆,原住民族服。
聊了很多,是頭一次與人在IG上說這麼多話,可能我還是不習慣也不擅長用文字訊息討論事情吧,仍然習慣面對面,或電話說說話。但今天卻意外的聊了很多,在我最不熟悉使用的IG。
也許是再次想起了那幾次的原住民婚禮,尤其是母親為她穿戴族服這一刻的畫面,這畫面時時在我腦海裡浮現著。(延伸閱讀:《婚禮紀錄 – Dremedremane.義閔 》 )
那日的清晨,安安靜靜,太陽才剛升起,在透著微光的客廳,母親為她穿戴鮮豔紅色,繡著許多美麗圖騰的服飾,一層一層,極其繁索的流程,空氣裡凝結著安靜,不發一語,本該沈浸在這份安靜那般,如日出那般的寂靜。
她安安靜靜從眼角滑下了兩行淚水,是蘊含幸福與喜悅的淚水。她想起了什麼呢?是血液裡相連著的根,是對於家、這塊土地的想念,也許是如此吧?我獨自在心裡想著。
也或許像今日IG裡她說的:「族服也是一個情感的寄托和連結。」
上帝總讓我在拍攝的人們身上看見且學會許多。
文末,
「這是我最喜歡的拍攝,是雙向彼此的交流,能夠給予,並且幫助。」我這樣和她說著。
「不帶著愛的恩賜,成就私己」;這是時時浮出心底的一句話語。
拍攝的工作…大部份時候與我自身的生命是連動著的。
例如,婚禮前的某天,我和她聊了一些想法,她似乎明白了,或想到什麼,於是眼框含了淚水。
例如,僅是簡單的文訂奉茶的儀式,仍未結束,她的淚水打轉著。我問:「為什麼哭呢?」,她自己也驚訝的說:「我不知道」。或許是那情緒複雜的無法一時理清。
例如,她在餐廳為我準備的簡餐旁擺上了一杯紅酒,我不敢喝多,不過也就微醺的在這個午后拍攝著了。
這許多的記憶啊…即使多年後,我也仍是記得的。
中午她傳來了訊息跟我說:「奶奶七月時過世了,所以照顧奶奶的外勞必須回印尼了,她沒有馬上找最近的班機回印尼,她說她想要送阿罵,所以多留在台灣一個月參加告別式,告別式的時候她哭得好傷心。她前天離開台灣了,我傳這張照片給她做紀念」。
收到這訊息,心裡是感傷又矛盾的。雖然經常的說,照片的價值與意義是在多年以後,當那些曾熟悉的人事物都漸漸消失後,那意義才開始發酵。但同時卻也覺得,一定得如此嗎?這太過感傷了。卻也慶幸,還好有留下了這張照片,讓這美好的記憶得以留存著。
也想起了前些天和朋友提到的一句話,「照片,就是要交到他手中才有了意義」 。照片,永遠都與記憶、情感有著緊密連結,所有與這張照片有關的所有人,都必須要擁有這張照片,若不知道這張照片存在的那個人,自然也就失去了它的意義與價值了。〈延伸閱讀:《婚禮攝影-采風.瑋昇》)
但人生,其實一直都是感傷與幸福並存著的。所有的失去,都是為了使我們得到更多幸福。
婚禮是何等神聖,是認定了彼此之後,立約的日子;是給出了承諾,是承擔了責任。
基督徒婚禮的特別之處在於立約,以及誓言;在眾人面前。在說出口的那一刻,即給出了承諾,一生都不會改變。
「我們都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也許困難與阻礙是必經的,為了使我們更好。誓約,是一份篤定與信心,告訴她,也告知眾人。無論發生什麼,我們可能會改變,但不會放棄。」他說著,眼神裡帶著篤定 。
崇尚、流行著美式婚禮,自在、隨性…有否遺漏了這最重要的核心價值?盟約。
愛情,是浪漫;婚姻,是責任。婚禮呢?也許就是在浪漫的氛圍裡,許下此生最重要的承諾吧…
這是好多年前的故事了,記得,在她婚禮過了一年多之後,她才和我訴說了那一天的故事。
她說,又回到了你的網站,看了當年的照片,那時的一點一滴又再度回到了心底。
她說:「我的母親最大的心願,就是看到我披上白紗,那年她罹患了癌症,我們婚禮籌辦的很倉促,但她卻在婚禮的前一星期走了…」
記得那天,原本一群人還在客廳開心的玩著闖關遊戲,才剛結束,媒人婆才往房間走去,我在另一頭就瞧見了走廊最底,門半開著的房間裡原本充滿笑容的她,突然間無法克制的哭了起來。我從沒見過情緒轉折這麼突然,又如此巨烈的景況。
那天的故事,我只能憶測,卻無法完全明白。直到…她和我說了這個故事。
我時常反覆的思索,婚禮的意義為何?攝影的意義又為何?
婚禮確實是我最無法割捨的那一塊,即使拍攝題材的重心每隔幾年總會有些轉變,但婚禮卻是一直都無法放下的。即使它所需的體力與精神壓力是這樣的大。
部落裡
—
關於攝影,關於婚禮紀錄。
婚禮一直是我最喜歡的拍攝題材之一,
因為4-8 小時的婚禮,卻充滿了各種複雜的情緒;
這是人,最堅強,也最脆弱的時候,
有期待、有不捨、有歡笑、有祝福、有放聲大哭、有仰頭大笑…
「人」的各種情緒,在這一天幾乎都匯集了。
在這一場婚禮之中,
我是個參與者,也是個旁觀者;
我參與其中,卻也冷靜的旁觀所有事件、所有人及所有情緒。
但我也常說,我並沒有辦法每一場婚禮都拍出自己滿意的作品,
因為我必須很紮實的感受到屬於他們之間的情感濃度,
不論是愛情、親情或友情…
因為婚禮這拍攝題材,「只能紀錄,並無法創造」。
身為一個攝影者,必須具有強烈的同理心,
站在對方的位置,理解他的情緒與想法,
婚禮紀錄更是如此。
不單單只是光圈快門、鏡頭焦段、閃燈技法…
.
.
一切都與記憶有關 – 婚禮紀錄
經常在拍攝婚禮剛走進他們家時,長輩們說:「啊…我家裡都還沒整理,先不要拍啦!」
隨即便會聽到新娘跟我說:「快拍快拍!這就是我們家最真實的一面。」
雖然總是這樣拍著,但最近更深沈的思考起這問題。攝影,應當拍下美的一面,捨棄較不美的那面嗎?但如果,較不美的那面,是屬於記憶裡重要的那塊呢?
我低頭抓取著自己的記憶。一幕一幕的比對著,以攝影的美學,及大眾審美觀比對著。那些重要的記憶,大都不怎麼美,即使它們並沒有留下照片。再找出了些曾拍下的美的照片,卻像是蒙上了一層霧,與記憶有了落差。
紀錄本身就帶著攝影者的主觀,它無法避免。只是將之變美的目的為何?也許該謹慎拿捏吧。
沒有對錯,攝影本身就是主觀的。只是半夜裡,腦袋的思緒總無法停止運轉。也或許,記憶本身就不具真實性,亦是主觀的。
就像這張照片裡住家一樓的鐵工廠,不論過了多少年,當翻開照片時,仍舊聞得到那油膩的味道、聽得到機器運作的聲響…
所有的一切都與記憶有關。
她翻出了許多年前婚禮的照片。
她說:「到現在這些影像拿出來看,從照片的畫面都還能感受到當時的情感。」
身為攝影師,最大的成就感莫過於此了。
照片,不是因為大家都拍所以我也拍的跟流行或交差了事。而是不管過了多少年,仍舊時常拿出來翻閱的珍貴回憶。
有時也拍著人們難以理解,「為什麼要這樣拍?」的照片。總是說,照片是為了數十年後的你們拍的,而不是現在,現在不了解沒關係,但在未來,那時候到了,就會懂了。
每個人都需要照片,因為有些事總會忘記的,腦的記憶並非完全的可靠,有些極其珍貴的事,我們並不想忘記。有時,不想忘的並非那件事本身,而是那時的思緒。
人們經常和我說:「謝謝你為我們捕捉下這些珍貴的回憶。」
也謝謝你們,使我堅信著攝影師的工作何等重要。
原本只是去喝喜酒,且距上回喝喜酒大概已超過十年了吧?因為朋友結婚,我也都要拍攝別人的婚禮。這天卻因為一些意外的插曲,被老弟強拉上陣,這事大概也只有他做得出來了,今天我可是來喝喜酒的啊…
今天特地將其它工作排開,就是為了帶老媽來感受一下基督徒教會的婚禮。老媽說:「奇怪,怎麼他們爸媽都沒哭,結果我一直掉眼淚?」基督徒的婚禮很不同,確確實實的有著婚姻的本質,在上帝面前的盟約、誓言、承諾、祝福、喜悅…感受到了這些,於是化成了眼淚。
除了教堂裡的證婚,竟然就這樣代操了幾乎整場的宴客。什麼是生活什麼是工作?幾乎已經沒有界線了。而其實對我來說,本來就不需要界線。我在生活裡享受著以攝影感受這一切,只是剛好在這時代以此為生罷了。
.後記
主持人說:「請攝影師為台上賓客們一起拍張合照。」
我遲疑了好幾下,奇怪?今天我不是賓客嗎?
從他們拍攝的愛情寫真開始,到家庭寫真、結婚登記,終於到了婚禮的這天。
出發到他們苗栗教會的路程上,這一天的心境與之前有些許的不同,像是陪著他們一步一步,越來越靠近學期的終點,而這一天,是他們終於來到的畢業典禮。
在一間隱身市場裡的旅館化著妝,待嫁的心情正在醞釀著。之後隨著他們步行來到了教會,裡頭的各個角落都在張羅及排練著,像是所有人都期待著這盼望已久的婚禮。也再一次見到了他們的爸媽,他們似乎些許的緊張。
熟悉的詩歌傳來了耳邊,一句句來自聖經裡的歌詞,都像是上帝正對他們的祝福與低聲細語。許多的故事,我親眼瞧見了上帝在他們身上走過的痕跡,使他們更勇敢了,也更幸福著。也聽見上帝對我說著:「孩子,這就是我想要帶你看見的。」
對我而言,照片已不只是照片,攝影也不再只是攝影。甚至很多很多的感受已再無法用文字語言徹底表達,那太滿,也太深刻。用相機陪著他們走過這一小段旅程,和他們一起禱告,與他們一起等候。
兩個爸爸不同的個性,但此時此刻內心裡充滿著相同的喜悅,用各自不同的神情訴說著。她的父親壓抑不了情緒的眼淚,緊抱著他們,什麼也沒說,但他們彼此都知道;他的父親仍一貫的堅定,眼神裡透出了難掩的喜悅。伴著上帝的詩歌,這時候,愛與幸福已滿溢了他們身處的這座教會。
愛,是堅定的陪伴:是相互的扶持。我從他們的故事裡看見的。
婚禮結束後,跟著他們來到海邊再拍些照片,一直記得那天按下的最後一張照片,從觀景窗裡瞧見的他們,不同了。
也許下回見面得很久很久以後了,想和你們說,上帝愛你們,永遠愛你們…
後來才發現,原來只是在戶政事務所簡單的結婚登記,卻在簽下名字的那一刻,神情也能為之動容。即使只是幾秒鐘的時間,但那個時刻,思緒是極其複雜吧?瞧見了她和父親,情緒上細微的轉化。也許是因為,這一刻期盼了許久。而這一刻,也是生命階段的下一個分野。
這也是為何我總鍾情於婚禮攝影的緣故吧?情感,是一件極其微妙的事。一個人的情感,兩個人的情感,以及一家人的情感。那分微的情緒,隨時都在轉化著,從這一秒到下一秒。
在登記前,他們特地安排了拍攝家庭寫真,兩家人一起。簡單的野餐,兩家人共聚,說說笑笑。於是有人說,結婚從來都不只是兩個人的事,而是兩家人的事,不只是「事」,更是情感的連結。
在他們身上,使我學會了很多事。攝影師的工作原來並不只是拍照,更是去感受那當中每一寸移動裡的細微情緒變化,一個人牽動著另一個人,然後一整家人,兩家人。
他們有著許多故事,與家人的故事、與上帝的故事。而上帝透過他們,使我也瞧見了上帝的痕跡。我們都為這一天禱告著,他們和我說了聲謝謝,我也和他們說了謝謝。其實上帝透過一些事,讓我們感受著祂的奇妙可畏,不是嗎?
原文內容:
我在維也納結婚的奧地利籍攝影師,坦白說用台灣的標準,比較貴。但是大家覺得因為在歐洲這個價錢是當然的。看著照片,親友一致認為,歐洲富麗堂皇的場地當作背景,仍然有那麼一點不足,一點空虛,比不上在台灣的日月潭
那一張張可以不由自主說故事的照片。為什麼?
維也納的攝影師非常熱情,5度的低溫下只穿個短袖,這個角度那個角度很有野心地拍,積極幫我們爭取場地拍攝權利,還一邊擔負起稱讚新娘的責任。照片當然也張張精采漂亮,我們相信攝影師的專業,配合他需要的角度。Ladys,有沒有覺得很熟悉? 我覺得如果幫女朋友街拍他根本100分完美!
台灣的訂婚儀式宴客結束後,家人問我,你攝影師哪裡找的啊? 應該不會很貴吧? 看他人高高瘦瘦,都默默的拍,好像蠻害羞的,不知道拍出來照片怎麼樣。 全家人翻著照片笑成一團,紛紛此起彼落的問,怎麼會抓到這個瞬間,怎麼拍得這麼剛好,怎麼躲起來哭還被拍到,哈哈哈,甚麼時候拍的啊……我們那時候在…然後他就…哈哈哈 又是一陣大笑,他們說,攝影師太會抓Timing了,真的是專業。
當然每對新人的想法不同,我們非常幸運經由朋友介紹找到英奇以及他的合作夥伴們,看過他的作品後,我們馬上知道這是我們想要的,為什麼? 透過照片,我感覺得到按下快門背後的動機,我感覺得到照片中的故事情節,看他的照片,
很感動,看陌生人的照片,我竟然眼眶泛淚。對,很誇張。
在台灣,收到照片,洗出來厚厚一疊,一張張已經裝好在相本裡,以及一片片細心裝在防潮袋裡的光碟。在德國,等了一個月,收到一個網站我們自己下載照片……小姑說在德國是正常。會比較是人之常情,但我覺得要知道你自己想要什麼感覺,順著方向找,一定會有你滿意得作品出現,找到了與你想法合拍的攝影師,請抱著買包包的心態,一分錢一分貨,名牌包之間也很競爭,但是有人會在LV殺價嗎?
免不了,親朋好友還是不停的問,所以攝影師多少錢,我回答,跟奧地利的差不多,“喔~ 那還比較會拍,還有洗照片出來“ ,這個結論對比我內心的彭派還可以接受啦。
結完婚也一段時間了,看到英奇的文章有感而發,尤其是文章照片中的美女現在算是我親戚了,決定一口氣寫下心裡的的感想,感謝以及支持。
作品 → 【婚禮攝影 – 南投 】明慧+柏宏 涵碧樓 底片風格
一早,來到飯店,只見雯莉正在化妝,
整個房間靜悄悄,沒幾個人,
只是幾句有一搭沒一搭的閒聊。
不知道為什麼,
總一直想到他們拍婚紗時很不熟,
最後到海邊,才終於有了戀愛的感覺。
鞭炮聲迎接新郎的到來,
才一進門,一連串的闖關遊戲,
才正式揭開了婚禮的序幕。
看似安靜的兩人,
闖關可一點都不安靜。
整天的婚禮以既定的流程進行著,
歡樂,不斷的穿插其中。
每個人的個性不同,
不同的想法,也就有了不同的婚禮,
他們的婚禮沒有太多緊湊的活動安排,
卻歡笑不斷,
與家人與朋友們分享這些真心的喜悅,
或許就是他們心裡最棒的婚禮。
在一場婚禮中,
最重要的是什麼?最應該在乎的是什麼?
有些人認為是排場,
有人覺得新娘美、場地美。
在育騰與佐山心實這一天的婚禮中,
我看見了分享喜悅,與真心的接受祝福。
一整天,不擅言詞的父親,
若有所思的神情,獨自一人待於角落,
也許是不捨女兒即將離家,
也許是期許與盼望,女兒終於步入生命的下一階段。
一群朋友與店裡的夥伴一早就前來幫忙,
我們特地挪出時間到了山上,拍了些婚紗,
雖時間不長,但充滿了歡笑與喜悅。
「真」心,不正是婚禮中最重要的嗎?
不論排場、場地、花多少錢、人數多寡…
只要擁有許多真心,在這塊地方聚集了許多真心,
這場婚禮,即是最美。
最美的婚禮,
育騰與佐山心實,與他們的家人、朋友。
前一晚,Yu安排我入住他家附近的汽車旅館,外觀看來平凡,進了門卻令人目瞪口呆,超大的房間,還有比房間更大的浴室。
在這場婚禮到來的幾個月前,就開始一直期待,但並不是它有多華美的場地,不是特別規劃的充滿精彩活動,而是因為,流水席。
在這一天之前,距離上回的流水席至少三年了吧,我一直很喜歡這樣的婚禮形式,它充滿了許多台灣人文的味道,是人與土地很深的連結。
有一大半來的賓客,都是走路來的,因為都是住在附近的街坊鄰居,這對長期居住於都市的我們來說,大概都是只能想像,或是回憶了。
回憶起小時候媽媽參加喜宴回來,手上提著的那一大袋「菜尾」的香氣…然後會有接連一星期中午的便當,都是令其它同學羨慕的特別料理。
往苗栗苑裡山上開去,再轉進一條山裡的小徑,
路到了底,一間美麗而安靜的房子。
和珮宜約定了提早一些時間到達,
因為想在宴客前拍些照片,穿著白紗,在她們家。
我們遠離了人群,
往更山裡走去,輕鬆散步聊天,幾張輕鬆的照片,
這才發現,
他們心裡還住著個頑皮孩子的心靈。
宴席,
同樣在山上的高爾夫球場。
結束了,
無意間聽到他們說,再回我家拚酒!
原來,
是他們全家人,心裡還住著個頑皮孩子的心靈。
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