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雜感】創新與國際化
現在沒有人只是因為時間特別準,才去購買機械腕錶。
即使科技推陳出新,製作的技術也大幅的進步,
製作機械腕錶的老工匠,仍舊保持大部份的手工,
他們並非排斥新科技,
而且他們總思考著,以這項新科技來協助或取代原本的工法,
是否會使產品更好?
若答案是否定的,則捨棄不用。
傳統與創新之間不斷的芧遁與互相拉鋸,
如何保留傳統,但又能創新,
在各個領域都是個大難題,
在攝影裡也是。
攝影,必須融入你的生活才有其價值。
即使科技推陳出新,製作的技術也大幅的進步,
製作機械腕錶的老工匠,仍舊保持大部份的手工,
他們並非排斥新科技,
而且他們總思考著,以這項新科技來協助或取代原本的工法,
是否會使產品更好?
若答案是否定的,則捨棄不用。
傳統與創新之間不斷的芧遁與互相拉鋸,
如何保留傳統,但又能創新,
在各個領域都是個大難題,
在攝影裡也是。
最根本的原因,
我想找尋什麼叫做台灣文化。
在台灣的各個領域,尤其藝術與文化,
總是崇洋卻排台,
不斷的模仿並推崇國外的文化,
見到台灣本土的文化時,卻覺得低俗。
至今我仍搞不清為何會有這樣的現像,
但在去年接連拍攝好幾場流水席婚禮攝影後,大概能理解了這樣的狀況。
傳統與創新的平衡,很難以拿捏,
什麼該保留?哪些又該破除改變?
流水席若能適當的轉變,並加以創新,
其實是非常具有特色的戶外婚禮,
我們不用一昧的模仿歐美白色頂棚,西式婚禮,
藍白黃紅頂棚,加上辦桌,它極具台灣味道,
如果能乾淨、整齊,及具美感的設計,
我想那甚至會成為外國人感覺新奇,並想學習的方式。
台灣人不用老覺得自己的東西不夠好,
多些用心,加點創意,學習美感…
台灣,有許多寶貴且新奇的事物。
婚禮攝影_英奇